而这样的角色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创新工场的困境,所以所以在经历了早期的点心、豌豆荚项目之外,实际上它在两年前就已经悄悄实现了自己的转型,成为一家专注早期投资的天使投资机构,集中精力于创业者的种子期及B轮以前的投资。
与其说创新工场是一家旨在“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的孵化器机构,不如说它是一个向创业者提供了借壳孵蛋的场所——创业者从创新工场获得天使投资、最初的办公场所以及李开复这块快金字招牌。
创新工场的孵化器模式意味着天使投资人成为初创公司的父母,他们不仅要具有眼光和视野,不仅要有勇气和运气,还要操心后者的衣食住行以及未来的成长,为创业者劳心劳力地创造一个尽可能好的未来。
但在经历了创新工场的项目并没有取得如预想中的那样成功之后,在仅仅收获业界的关注喝彩却迟迟无法从投资项目中获得足够回报之后。现在的创新工场现在终于还是走上了第二次转型,他们以后不需要对创业者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只要提供资本和意见而已,成为一家更加专注于B轮以后的投资。
对李开复和创新工场来说,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失败的孵化器模式
创新工场本来莱想做中国的Y Combinator,但是无奈国内的创业、投资环境和大洋彼岸的美国几乎完全不同,在国内,孵化器模式并不像大家设想得那样美好。
雷军曾经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是看人胜过看项目,非熟人不投,这个中国现在最成功的天使投资人道破了国内天使投资的真理,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不止是创业者的能力,同样还有投资人的经验。
创新工场想做专业的孵化器,但是国内的孵化器模式和投资环境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他们实际上能够提供给创业者的经验和裨益十分有限,因为和这些理论上的创业导师相比,国内创业者有着更多的实践经验和阅历。
陌陌的唐岩出自网易,点点的许朝军来自盛大,唱吧的陈华之前是连续创业者,陈年曾经是卓越高层,我们观察现在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会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创业之前就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李开复和创新工场会讲出很多道理、对前景和趋势有着很多洞见、有着严格规章制度,但他们从来没有在创业界中证明过自己,相比他们,创业者更需要的是雷军那样自己本身就有着创业成功经验的资深人士的指导。
现在的创新工场最大的招牌是李开复,但没有任何成功创业经验的他同时也成为最大的败笔。
回到起点
很难说创新工场的转型就标志着孵化器模式在国内的彻底失败,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模式几乎从来就没有国内流行过,几乎从来没有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也许很多人已经淡忘了,但是这样的模式实际上正是在李开复和创新工场的鼓吹下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并成为潮流的,而现在,也恰恰是他们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这一梦想。
对现实主义者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