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争抢军工行业大蛋糕
cye.com.cn
时间:2007-8-17 9:32:3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应华根 我来说两句 |
|
|
位于宁波慈溪的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防弹装具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中东、非洲、东亚等40多个国家与地区。伊战期间,一英国士兵遇枪袭,身中数十发子弹安然无恙,因为身着大成公司供应的防弹护具。来自中国的供应商成为英国大兵的拯救者,让人对中国技术刮目相看。
2004年底,宁波奇迪电器集团承揽了总价值达2000万美元的联合国采购大单,专门为联合国派往世界各地的维和部队、急救医院和科研机构等提供10万台各种规格的空调;奉化的南方机械制造公司生产的千斤顶、汽车举升机、运送顶等产品被联合国维和部队采用。
天安集团参与了神五神六电子元件的研发;华翔集团承担了各型特种车辆系列的研制;拓普公司承担了坦克、军车减震系统的开发;宁波贝斯特航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一直在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发和生产。
据资料显示,浙江民营企业“参军”创造的产值,两年前就超过了30亿元。随着国家对军品市场的大力度放开,民企“参军”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将获政府有力支持
国防科工委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嘉浩说,“政府鼓励非公企业与军工企业一样在市场当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承担军品任务首先是一种光荣,但在经济利益上也肯定不会让大家吃亏。”为消除民间资本观望的疑惑,张嘉浩还总结了民企“参军”的三个回报。
回报方面,张嘉浩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经营中获得经济收益;二是可获得较高社会信誉,“比如目前很多企业做广告,就说是‘航天技术’、‘军工技术’等,算是信誉收益吧”;三是投资者投资国防建设,“可以体现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算是精神回报吧。”
经济效益、品牌效应、报国理想,这三个甜头,“参军”先行者的浙商对此非常认同。比如前面提到的德力西集团、大成公司等等。
军工市场前景广阔而稳定。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的国防预算是3509.21亿元,其中装备费用约占三成。粗略估算,这是一个每年超过千亿元的大市场,而且军方的采购非常有计划性,追求稳定,绝少受各种因素干扰。有专家总结说,“有大炮,也有黄油———中国的军工产业充满了想象空间。”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