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IT寒冬思科中国寻春
cye.com.cn
时间:2008-4-21 17:10:32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谷慧 我来说两句 |
|
 |
|
虽然在美国的业务占其全球业务的13%,但美国市场的衰退已经波及到欧洲。次级债危机让思科感觉到了寒冷。
钱伯斯证实,思科在美国正在精简员工出差各方面的开支,差旅费节省了20%,一共有1.5亿美元的节约。此前,有消息认为,这很可能是公司进一步削减成本的前兆。
今年2月,思科发布报告,预计公司2008年第三财季销售额同比增长10%,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虽然钱伯斯预计思科的长期增长速度将会反弹,但此后思科股价在纳斯达克开始下跌。
遭遇次级债业绩增长“冷冻”的跨国IT巨头寻求应对。分析认为,这些企业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扩张业务时,中国很受关注。“中国消费者对于美国次级债波及相对来说免疫力较强。而拥有世界上最大客户数的市场,争取中国市场的机会,对跨国IT来说迫在眉睫。”易观国际总裁于扬认为。
钱伯斯在16日接受采访称,对中国战略投入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早在去年11月,在钱伯斯第六次访华时,思科就宣称了160亿美元的在华投资计划,而接下来就是这笔投资的使用。目前,思科在中国继续加速战略转型,将公司由原有的IT产品销售者转化为方案解决商。” 思科也“双核”?
在公司中国区总裁林正刚的基础上,增设“中国区董事长”一职也是思科内部最新调整之一,中国区董事长由思科全球资深副总裁史瑞夫担任。
“林正刚代表的是销售方面。史瑞夫是把我们更多的思科业务、战略放到中国来,”钱伯斯说,即将上任的思科中国董事长史瑞夫将负责公司全球供应链战略的发展以及制造合作伙伴的结成。史瑞夫和林正刚只是分工不同,不是上下级汇报关系。按照钱伯斯的计划,史瑞夫将在中国待三年,三年后返回总部。
在钱伯斯看来,林正刚主要专注于销售和业务,公司继续转型,需要有另外背景的人来操作。为应对增长速度下滑,思科还将计划重推数据中心业务和软件服务业务。
此外,思科可能通过与合作伙伴进行渠道销售的方式来推广在中国的业务。钱伯斯在14日称,思科未来还将投入3.5亿美元帮助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有些就是思科的合作伙伴和投资公司。目前,思科投资的创新型公司已经有50家,投资总额达到了7亿美元。
思科预测,随着思科在中国一系列发展举措到位,中国市场将成为思科在全球的三大市场之一。 第三方观点
易观国际总裁于扬:
类似思科跨国IT巨头,深耕中国市场,首先会先花时间进入,把原有投入的资源消化后再去投入。而此次,钱伯斯正在帮助公司消化去年11月在中国的战略部署。
中国未来10年急速推进信息化的趋势,让跨国IT巨头又遭遇新一轮的发展机会,这个趋势是对IT行业的特殊利好。在中国首先利好的就是IT企业,因为国内要面临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因为中国消费者花更多的时间在互联网上买东西,企业就花更多时间去完善互联网,对IT企业来说就有很多机会。未来IT企业在政府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上都有市场。
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
如果要在未来中国信息化膨胀的蛋糕中分一杯羹,思科不仅要对抗微软、谷歌,也要面临华为、中兴等中国品牌的抢夺。由于网络产品的国家安全性,在中国信息化潮里,本土品牌安全优势明显。思科和其他跨国IT企业都必须思考如何取得中国政府的认可。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