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珠宝改内销举步维艰
cye.com.cn
时间:2008-6-30 13:25:13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业军 我来说两句 |
|
 |
|
为争取市场话语权的转型
据了解,番禺珠宝企业中,自产自销的约30%,贴牌生产的约10%,而来料加工的企业则近60%。由于没有掌握终端市场,加上低价竞争,大多数企业无法掌握价格话语权。而掌握市场需求的零售商,则随意压低成品价格。在整个行业的利润链条上,番禺的多数加工企业分得的利润不到10%。
“做出口几乎赚不到钱了,而且加工费本来就低,人民币升值,又让利润缩水太多!”星耀珠宝的老板韦绍耀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公司销售额已经无法维持日常的开销,现在只能苦撑,指望下半年旺季的到来。
针对行业发展现状,番禺区政府早在前年就向区内珠宝企业推出了“番禺钻汇珠宝采购中心”,由其牵头组建“番禺珠宝产业内销联盟”,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业者加深对内地市场的了解,并帮助他们建立内销市场渠道,为产品打开通路。
今年以来,番禺的珠宝首饰行业一直在不景气的环境下挣扎,许多企业因为利润下滑,不得不考虑转型。原来只做出口的,如今希望做内销,原先做加工的,如今纷纷打算做成品。星耀珠宝便是其中的例子,该公司以往一直以做出口居多,如今却更加重视内销市场。而在“钻汇”开形象门面的,几乎全是有着类似打算的企业。
实际上,番禺的珠宝加工有着相当的优势,最明显体现在设计上。“在深圳珠宝市场上,每一款首饰都能在其他地方找到。而番禺的很多新颖款式却是独一无二的。” 番禺珠宝厂商会秘书长刘强说,珠宝企业现在最重要的是掌握属于自己的市场,利用生产上的优势,争取市场话语权。
遭遇商场高门槛
刘强表示:“国内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做内销是大有可为的。深圳前年的销售额是1600亿元,到了去年,就上升为1800亿元,增长率达两位数,可见其空间多大。”
市场大归大,但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位于番禺区市桥沙头街银平路的山盟珠宝公司的董事杨湛威表示,在多年来的经商生涯中,挫折多,成功少,发展的步子相当缓慢。
在杨湛威看来,进街铺不好——哪怕自己的店面装潢得金碧辉煌,旁边的店破破烂烂,顾客也很难有购买欲望;也不指望进步行街——中国的步行街已经成了卖低档货的地方。
珠宝柜台进商场是做市场最大的难题。消费者认可大商场,但进商场有很多门槛,如果不是国际性大品牌,常常会被商场刁难。杨湛威曾多次试着在广东各城市的大商场开专柜,结果因为“品牌名气太小”多次被拒。勉强进了一些中小规模的商场,也常常被要挟着与其他许多商品一起参加“满就送”,这让他苦不堪言。
国内的商业环境远比做出口生意复杂,这将是摆在珠宝企业面前的难题。是选择自开门面、连锁店,还是与品牌零售商合作?这些经营上的问题,还得慢慢地探索。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番禺众多珠宝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加入“内销联盟”,共同进退。
据透露,目前番禺区已有几十家珠宝企业与“钻汇”达成合作关系,他们将通过这个平台,逐渐实现从出口为主转为内销为主,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变。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