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设立于深圳的南方手机检测中心忽然宣布从本月起正式开展手机进网检测业务,并对检测政策做出调整。据记者了解,手机检测项目减少了10余项,进网检测平均时间缩短至8个工作日内,费用也相应降低。
在诸多舆论压力下,8月1日,处于风口浪尖的深圳南方手机检测中心宣布下调检测资费及缩短检测时间,迈出破冰第一步。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深圳政府有关部门有意以“招安”方式收编部分大型山寨机企业及其引发的“放开手机检测”的讨论。此次“破冰之举”被深圳手机“正规军”普遍看好,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指此举是隔靴搔痒,并未改变垄断的本质。
调整政策顺应民意
似乎是对风起云涌的山寨手机“声讨言论”的回应,日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设立于深圳的南方手机检测中心忽然宣布从本月起正式开展手机进网检测业务,并对检测政策做出调整。据记者了解,手机检测项目减少了10余项,进网检测平均时间缩短至8个工作日内,费用也相应降低。这个动作不仅意味着南方手机检测中心正式运营,也表明了其亲民姿态。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还表态指出,决定将其品牌、资质、资源延伸到南方分院,逐步开展其他通信、网络产品的检测,从多方面对深圳通信产业提供强力支持。该院还可以接受地方政府委托,对市场上销售的手机进行检测,协助地方政府规范手机市场。
手机检测的“破冰”让各界解读纷纷。深圳手机企业正规军的姿态相对一致。昨日,深圳手机新军朗杰电子总经理祝寿林显得十分兴奋。他说,在种种压力下,工业信息部终于有了动作,表明放开检测、提高效率是大势所趋。深圳手机知名厂家金立通信去年送往北京认证的手机大约30款,计算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检测费。金立的助理总经理张高贤说:“这是好的开端,有进步总是好事。”他认为,如果以后能够完全放开,当然是最受欢迎的。
“原本他说多少就多少,现在人家让步了,我们还想怎样呢?”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老总说。
深圳多名山寨手机负责人也表示,降低检测收费、缩短检测时间,有助于从根本上促使“山寨机”转型。不过,现在距离被“招安”依然有距离,他们会继续关注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