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独大”无根本改变
“根本性步伐没有迈开,还是一家独大,垄断了检测市场。”国家认证检测机构、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邓志新说,新检测政策只是做一些小调整,效率问题也没有效解决。邓志新举例表示,他们承诺进网检测平均时间缩短至8个工作日内,但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他们并没有交代整个流程要多久,没有承诺什么时候能够让手机厂家拿到入网许可。那是两码事。如果厂家最终还是要两个月后拿到证书,那跟以前有什么区别?他还认为,价格即使降低50%,还是太贵了,“项目本来就不多,也没有太多高科技含量,业内都知道”。
“政府应该只管游戏规则,不要参与游戏,不要搞一家垄断。政府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各检测中心资质的认定上,而不是手机本身。”邓志新呼吁,深圳手机业需要市场化运作的检测中心,而不是衙门化的检测中心。
还有一位行业人士表示担忧:深圳检测中心的设备明显不如北京的齐全。即使承诺8天内检测完毕,但是那么多厂家和手机,深圳也未必检测得过来,厂家还是要排长队。而且在深圳检测完毕,入网的问题还是跑北京,一来一回得浪费多少时间,耽误多少商机?
据记者了解,除了南方手机检测中心,深圳还有多个具备较高技术资质的检测中心,但由于没有获得工信部的授权,这些实力机构只有走民间路线。
深圳检测体系蹒跚起步
这次“破冰”,并没有让深圳的检测中心逃避尴尬。早在今年3月,福田区政府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共同牵手,南方第一个手机检测中心落户上沙创新科技园,与北京形成遥相呼应之势。按照原有设想,众多珠三角手机企业可选择深圳,减少长距离奔波之苦,手机检测的成本将降低,手机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也将缩短。同时,手机检测实验室还将有助于支持政府打击“黑手机”市场。但是,成立近半年的深圳检测中心一直默默无闻,没做到预想的职能。有知情人士说,设备不足、工信部不肯完全放权都是深圳“无为”的原因。
从本月起正式施行的手机进网检测业务,虽是蹒跚起步,但让深圳的手机产业迈向检测体系和认证的正规。诸多有识之士寄望表示,深圳应为本地及周边企业的手机进网、国际认证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大缩短深手机企业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节省检测费用,进而整体提升深圳手机产业的竞争力,让手机之都名副其实。
电信研究院南方分院负责人还表示,工信部电信认证中心日后也将进驻南方分院,办理进网审批手续,使进网审批职能延伸到地方。不过,从目前迹象看,这一步距离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