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产品生产加工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很大,它的生产车间不仅仅在厂房,更在田间地头、养蜂场及运输等原料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蜂产品行业,一般来说,大型、优势企业都舍得在原料和产品生产上下工夫。像颐寿园,不但投巨资在“有首都后花园”之称的北京怀柔建有环境优美、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蜂产品加工基地“颐寿园健康产业园”,获得保健食品GMP认证,而且在云贵高原、大兴安岭、甘肃河西走廊、长江流域建立了17个原生态养蜂基地,涵盖了森林蜜源、特种稀有蜜源和高原无污染植物带。江山恒亮公司通过给基地内的蜂农建立档案,实行标准养殖,有效避免蜜蜂发病,提高原料质量。汪氏蜂业则在全国设立30多家大型养蜂基地,规范化运作。“下一步我们在生产过程和原料基地建设上要争取跃进到比《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更高的标准”。陈红军说。
引起业界注目的是,《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所确立的“可追溯性体系”,即要求生产管理全过程都要有真实、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的记录,并确保3年内记录的可追溯性,以使潜在不安全蜜蜂产品能够处置或召回,确保能够从交付的蜜蜂产品追溯到蜂产品生产源头。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这样的规定,对具有完整生产安全体系的蜂产品企业是求之不得,而行业内那些缺乏质量保障的小企业和害群之马,则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在近日于南京举办的有全国各地100多家蜂产品生产企业、养蜂合作社、蜂产品协会负责人参加的《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培训班上,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高茂林表示,培训的目的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把这项国家标准传达到每一个养蜂人、每一家蜂产品生产销售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规范市场,让广大消费者直接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