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和Google先期将提供400台左右的计算机,并计划最终在多个地点装备4000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与6所美国大学相连。两家公司将投资建设多个大型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学生们可用互联网进行远程编程和研究,这种方式被称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在新模式下,计算业务将日益远离个人桌面和公司计算中心,成为一种通过互联网处理的服务。
两家公司提出了“云计算”编程技术。“其实云计算编程技术不难理解,就是编程人员将在互联网所提供的软件、硬件上写程序,或者是通过互联网上提供的计算资源进行协同研究,而本地的主机好比你进入这个互联网的界面。”IBM的工程师这样解释道,而此时的互联网资源即云计算。
这一计算模式颇受高校学者们的欢迎,因为它带来了计算设备成本的节约。不仅仅是学术界,连企业界也早就接触了类似的变化。只要稍加观察各云计算巨头的下一步计划,就可以发现,Google、Salesforce等企业都在倡导“平台及服务”,即他们搭建云计算平台,企业可以在“云”里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把它推向最终用户。
IBM的创立人托马斯·沃森曾表示,全世界只需要5台电脑。世界上所有的软件都将装载在这5台电脑里,其他人呢,只需要一根网线,连接上,“享受”就好。比尔·盖茨在一次演讲中则称,个人用户的内存只需要640kb就足矣。
据云计算的推崇者们解释,在日后的软件开发中,程序员不必在本地安装软件,也不必在本地配置多大的内存,只需要打开网络,在“云”上租用合适你的CPU、存储以及软件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