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双价格为15美元的出口女鞋,税前利润可达到1.2美元;2008年,同样一双女鞋的税前利润就已锐减到0.2美元。在女鞋利润锐减的背后,是中国鞋业在全球经济动荡中正在面临的危机。
“世界鞋七成中国造,中国鞋四分之一东莞造。”记者日前在被誉为“世界鞋都”的广东东莞调查发现,创新是包括鞋类在内的传统制造业走出困局的关键。
20年高速发展如今面临最难时期
据亚洲鞋业协会主席张华荣介绍,中国每年生产各种鞋超过100亿双,占全球制鞋总量的近七成,是世界最大的鞋类制造基地;2008年1月到9月中国鞋类产品出口金额共计220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15.1%,出口数量超过世界出口总量的50%;2007年,中国年消费鞋类近23亿双,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在20年高速发展后,中国鞋业正在经历着最严峻的困难期。“国际上,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频发,国际经济、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这些因素的叠加效应让中国鞋业一时喘不过气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永分析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