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企业而言,2009年被定性为艰难的一年,而作为消费市场的晴雨表,广告业正忠实地反映着这种金融危机下的“阵痛”。面对客户硬广告(直接介绍商品、服务内容的传统形式广告)投入普减两至三成的现实,那些顶级广告公司一边寻找新的增长机会,一边节衣缩食,“即使是创意公司,也要像工厂一样,在成本控制上斤斤计较。”毕竟,按照行业内的预测,今年广告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的可能只有中国和印度两个市场。
成本控制上斤斤计较
达彼思141是隶属WPP集团的国际顶级广告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其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不过,进入2009年,目标被谨慎地放低了,像很多同行一样,它需要更加卖力,才能拓展客户。
达彼思141高管虞晨曦告诉记者,为了把宝贵的预算投向终端促销等更为实际的行动中,客户硬广告的投入减少了20%至30%,而这在行业内是普遍现象。
与此同时,在客户们苛刻的“降本增效”的要求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也成为很多广告公司不得不做的功课。“节流”被贯彻到最微小的环节。“我们上海办公室的经理已经下了命令,下班时,所有的电脑都要关机,而不仅仅是‘睡眠’。”虞晨曦表示,“现在,即使是创意公司,也要像工厂一样,在成本控制上斤斤计较。”
剧烈变化的消费行为
与捉襟见肘的客户相比,同样考验广告业的是剧烈变化的消费行为,广告公司必须更加敏锐地把握市场动向。
达彼思141中国区整合策略总监彭钢试图为记者做出总结,比如,消费者可能更乐于接受给人希望的信息,炫耀式的迪拜风格正被更加强调私人感受的“无华奢侈”所取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