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从饲养方式上巧做文章
此次实施“生猪活体储备”,实际上就是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合理延长猪的生长周期,不急着出栏宰杀。对此,廖明峰采取的办法是基本不喂精饲料,而改用青饲料,即青菜、猪草等。收购来的生猪,都在100公斤左右,生长的势头正旺,用精饲料喂养,每天要长0.7公斤左右,而改用青饲料喂养,每天只能长0.3公斤左右,虽然生长速度降低了,但是因为青饲料的成本低廉,继续饲料就不会亏本反而能够赚到钱。
而规模养殖则是廖明峰降低成本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龙泉驿区有个西部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聚合国际,以前这里的残次菜叶被当作垃圾清扫掉,现在这些残次菜叶由创业团队每天派车拉回用作猪饲料。与此同时,创业团队种植的200多亩鲁梅克斯,一亩年产达到好几万斤,这些都是零散养殖所不具有的规模效应。“活体储存”的生猪,也将实行淘汰机制,第一个月5%的比例,第二个月10%的比例,剩下的则是适合这种喂养方式的生猪,将在两三个月后上市。
“市场行情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意味着饲养方式调整。”廖明峰说,成本的合理控制,即使在市场低潮时,养猪也能赚到钱。
政府:希望实现集约化经营
“我们还聘请专家、教授把好技术关,自己总结出来的土办法加上专家团队的智慧,可以让团队更好地闯市场。”如今,廖明峰和他的创业团队正大举扩建圈舍,建成的四个养殖场,占地50余亩,可以“活体储备”生猪一万多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