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代主题乐园纷纷倒下的同时,国内第二代主题乐园建设潮已经涌来:在广州,长隆集团除了在番禺打造成功水上乐园、欢乐世界外,还计划投入30多亿元在珠海筹建亚洲最大的海洋乐园;在香港,迪士尼乐园二期项目正在启动,将投资上百亿港元;在华东,浙江横店计划投资200亿元在横店打造新圆明园;在上海,计划投入400亿元启动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
“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刘伟教授说,“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加上适时的创新,主题乐园这个产业并未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反而在中国是刚刚起步,稳坐‘朝阳行业’地位。”
根据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预测,未来25年至30年,中国可以容纳10个或更多的类似迪士尼规模的主题公园。未来5年,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将超过每年100亿元水平。可以预见的是,主题乐园在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蜕变”里程。
“月亮工程”变成“鸡肋”
1995年10月18日,世界大观开业,规模气势在广州几乎无园可与之匹敌。
1996年,世界大观进入鼎盛时期,当时门票收入月进两三千万元,每月平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
1997年,世界大观开始走下坡路,最终取消所有节目表演,陷入债务泥潭。
2003~2004年,两次“发包”给想进入景区经营的管理公司“委托经营”收效均不理想。
2005年,债主要求将世界大观拍卖清偿债务,但之后两次流拍。
2006年,春节期间,世界大观保安刘长占被20多人打致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