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重创国际银行业,在全球经济出现复苏但步履尚不平稳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将面对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上周六,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众多政府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及国内外银行家齐聚论坛,探讨中国银行业在金融海啸后的应对之策。
全球银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
“全球银行业正在面临一个根本性的结构调整,银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中国银行副行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兼职教授朱民开宗明义地指出。
他认为,全球金融根本性已经改变,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和金融型“第一集团”开始转型,但是包括中国、韩国、德国、日本在内的制造业和出口型“第二集团”难以快速调整产能,而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银行自然受到影响。全球银行业将面临一个根本性的结构性调整。“首先是大规模和长时间的去杠杆化,其次是银行业监管的改革。而随着银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全球银行也将出现几大变化,一是银行业规模的下滑,二是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三是银行的国际业务将会大规模减少。”
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最新调研显示,来自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35位银行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管认为,2012年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金融危机的重创可能在未来3年内得到比较适合的修复。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将是金融机构进行应对、调整和重组的好时机。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指出,中国金融业只占总GDP的不到2%,而美国现在已经达到了6%。面临全球银行业的这种转型,中国金融业应该趁势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