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冲击较大
相比较与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百货业带来的阶段性影响,网上购物等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或许才真正应该引起百货业的重视。
根据艾瑞资讯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07年~2009年,国内网购的市场规模分别为561亿元、1281.8亿元和2388亿元,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0.63%、1.2%和1.96%;同时艾瑞还预计,2010年~2012年,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将分别为3869亿元、5760亿元和7910亿元,其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分别达2.78%、3.64%和4.4%。
据了解,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双十一淘宝商城举行的全场5折免邮费的特卖活动中,当天的销售额高达9.36亿元,甚至超过了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一天的零售总额,其中有181家店铺在这次活动中销售额过百万元。
上述品牌女装负责人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真正让他们头疼的还是代理费、进店费、租金等渠道费用。”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益兴起的网上购物模式也在促使这些品牌尝试更多新的营销模式,以降低成本广开销路。
“对于百货业来说,顺应时代发展,反思和改变现有的传统营销模式,加快电子商务改革的步伐应是百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范燕茹说。
而在裴亮看来,时下不断兴起的淘宝网等网上购物模式对于百货业的冲击和影响会一直持续,因为目前网上购物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其销售模式、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做的也比较成熟,网上购物的发展在目前已经分流了传统百货业的一些消费人群,特别是对于时下喜欢流行事物乐于网上消费的80后、90后来说传统百货业对于他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能够在网上购买的东西却越来越多,这对于传统百货业来说无疑产生很大影响。
百货业亟待改革
虽然棉花价格上涨对于百货店的影响有限,而且短暂,但CPI持续走高、消费信心低迷的影响则是持续的。另外更有来自网上购物快速发展的冲击,百货业要想早日迎来春天,变革势在必行。
裴亮认为,传统百货业发展至今日子一直都很好过,未遇到过太大的发展瓶颈,因此当它面临一些大的变化与问题时有可能只会仓促上阵而不会有任何充分的准备,像今年出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服装价格上涨、CPI不断走高等问题都或多或少会对百货业有所冲击,然而百货业固有的营销模式使得它并没有较好的应对之策。
裴亮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很多时候这些问题百货业有可能最终都转给了品牌供应商去消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百货业与品牌供应商的矛盾,这对于传统百货业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百货业已经到了一个亟须改革的时间段,其自身的传统采购体系更应该是改革的重点。”
裴亮说,国外的百货业已经建立了自己非常成熟的采购体系,可以保证百货业本身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并且能够根据自身品牌的需要来定位自己的商品,而非受一些知名品牌商的左右。然而我国的百货业采购体系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模式,更没有比较完善的营销策略,未来中国的百货业要想有所发展,还应在自有的百货体系中改变经营模式,例如增加体验式消费,增加有品质的餐饮服务,建立更完善的服务和销售理念,将来还应布局电子商务领域,在网络销售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而范艳茹更建议传统百货业在未来的改革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自营模式和采购系统,使得百货业从品牌商品的采购到定价销售都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从而更大限度地让利顾客服务顾客,这应是传统百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