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伦铅开盘后震荡上行一度摸高至2773美元每吨,而沪铅也紧随其后,盘中涨至17822元每吨,自7 月以来,沪铅便呈震荡反弹走势,业内人士认为沪铅的大幅上涨主要受到全国各地环保整顿及涉铅企业停产及搬迁的影响。
连续爆发的血铅事件终于引起主管部门的关注。近期,国务院展开针对重金属污染行业的整治行动,涉铅企业的整顿拉开帷幕。
双重重压
位于安徽太和县的肖口工业园即将迎来一次大“手术”,该工业园的两家大型铅企大华集团和顺达集团将被迫搬迁至太和县另一家符合环保标准的工业园。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两家铅企的搬迁方案已经敲定,在新的工业园内,新厂房正在建设中。
距离居民区最少500米远的防护距离,这条此次环保风暴针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给出的“死规定”,让很多建在居民区附近的铅企都面临同一个难题,搬迁还是关门?
“问题就在目前铅企的正常利润率在3%左右,如果将环保设施全部上齐,那么将推高现有成本的20%,环保设施对于利润微薄的中小铅企,无疑是高不可攀的门槛”,富宝资讯网铅研究员吴相峰表示,另外,废水废渣等的排放问题,已污染的土地的处理难题也让铅企倍感头疼。
据了解,铅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制造铅酸蓄电池,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铅粉尘以及含铅废水是造成污染最重要原因。根据今年年初出台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铅酸蓄电池行业已经成为治理污染的头号靶子。
“很多企业实际面临灭顶之灾,即使幸存的企业也会面临重新选址搬迁,环保经费大幅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7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2011年铅冶炼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 铅冶炼企业2011年需淘汰落后产能共66.1万吨,而2010年,中国精炼铅产量是422万吨,单从数据上来看,淘汰的落后产能占比去年的产量近16%。“若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必然将对中国铅产业带来巨大影响,但实际情况是,这些产能早已经被淘汰”,富宝资讯网铅研究员吴相峰表示,相对下游蓄电池企业的情况,冶炼企业情况稍好。
在环保政策与淘汰落后产能的双重压力之下,大量蓄电池生产企业开始上演倒闭潮。
作为率先接受环保风暴的浙江与广东省,当地铅企经历数月的停产之后依然处于整顿中,被关闭的中小型铅企未见复工迹象。“广东涉铅企业重镇中山市,目前当地环境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也就是凡是离居民生活区不足500米远的企业一律关停,政府已经放出话来,准备砍掉当地22家污染严重的中小型涉铅企业,其中大多数是蓄电池生产企业”,吴相峰表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