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这个原本属于互联网巨头的关键词在2011年被三大电信运营商演绎了一把。
无论是2G时代的绝对霸主中国移动,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者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2011年关将至前都完成了自己移动互联开放战略的部署。
虽然全球运营商都在想办法避免沦为管道,但却始终没有奏效的方法,不过中国的三家运营商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尝试。从最开始的应用程序商店,到搭建开放平台,吸引并聚合产业链合作伙伴。
在2G时代运营商是产业链上绝对的霸主,他们与内容提供商CP和服务提供商SP之间的关系用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我的地盘听我的。CP和SP与运营商是一种寄生关系,他们本身并没有用户群体(这与今天的App大不相同——微博和大众点评这样的App应用开发厂商拥有千万级用户)。而是靠着依附运营商获得分成,因此运营商向CP/SP提供能力开放平台是不可能的。
以往产业链上的霸主正在放低姿态,重新自我定位。对于开发者、用户甚至是整个产业链而言未尝不是件好事。
筹谋能力开放平台
2011年8月中国电信先发出了开放平台的声音,在举办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的同时,推出了能力开放平台,将向开发者提供互联网业界通用的标准化API接口,以及虚拟真机、远程测试平台,甚至通信能力、销售渠道、客服等方面的资源。
虽然不如2011年末移动与联通举办的大会如此大张旗鼓,但是电信的这一举动让外界看到了运营商转型的决心,对于开发者的支持已经从最简单的建立基金、举办大赛,到将部分优秀App预装在运营商定制终端,再到吸引开发者进入运营商的体系,“通信能力对合作伙伴开放”这一点也是史无前例的。
同作为竞争者,中国联通要比中国电信的动作大很多。2011年12月,联通发布了WO+开放体系,涉及了四大平台:全媒体开放平台、智能通信开放平台、分享传播平台、社交生活开放平台。随后在广东联通主办的“珠江论道·2011移动互联网领袖峰会”上联通更具体地解释了此番推出的四个开放平台。
与联通前后脚举办的是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虽然同样盛况空前,但基本是承袭之前吸引开发者的一些做法,除了强调MM应用商场是“开放、合作、共赢”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外,并没有放弃以往的基地做法,反而更加重磅推出了九大基地,进而通过这些平台,将中国移动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对外开放,从而汇聚产业链中各方力量。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