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政策扶持加力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亟须努力提升竞争力,但受访的业内人士与企业认为,《规划》出来后,下一步还须出台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否则对企业难以构成实质利好。
根据上述《规划》的发展目标,未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目前企业的竞争格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较小。”许安邦对记者坦言。
对于为何出台此《规划》,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陈永杰认为,我国的一些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这次提出的生物产业规划强调产业的规模要扩大、领域要扩展,技术要发展,特别是核心竞争技术要加强。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亟须努力提升竞争力,但受访的业内人士与企业认为,《规划》出来后,下一步还须出台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否则对企业难以构成实质利好。
“下一步还须出台具体的产业扶持政策,包括市场环境、补贴、招商政策、激励措施等,产业规划不能直接形成企业效益,但补贴和政府自上而下对医药市场造成的扩容却可以为企业创造经商环境。”有券商认为。
扬子资本北京首席代表周家鸣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该在税收方面,尤其是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上对生物医药企业有所减免,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
在周家鸣看来,医药企业的产品从前期研发的产品出来一般花费时间长且研发成本较高,一些中小民企在这过程中发展较难,所以需要国家为企业减税以减轻负担。
除了财税支持外,受访专家认为未来还需要信贷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相对于房地产与IT等行业的企业,生物企业在争融资上比较弱势,尤其是在创业初期。同昕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原CEO李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医药项目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这使得融资比较困难。
银行贷款主要以抵押贷款为主,而生物企业发展的初期资产主要表现为科研人员的技术、产品专利等无形资产,这就使生物产业发展初期抵押贷款具有难度。“一些金融机构都有一个硬性条件,即企业收入(现金流),而生物企业前期都集中在研发上,金融机构对此评估比较困难。”李伟说。
虽然近年来,一些创投都涌进生物医药企业。但周家鸣向记者坦言,他们在选择企业时也比较慎重,并不是对所有此类企业感兴趣,而根据各企业的具体发展状况而选择是否投资。
记者了解到,生物医药是高风险、高回报产业,是风投比较慎重的原因,一些企业在资金发展上也常面临难题。因为前期研发阶段投资较多,一位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对记者坦言,有时你投入了钱,研发产品是否能出来与产出多少却是个未知数,因为研发成功有一定偶然性。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沈竞康表示,世界前500强企业中研发年投入最多的前三名企业全是医药公司,均在90亿美元以上。由此可见医药生物研发的高投入特点。
李伟是一位美国归国创业人员,据李伟向记者介绍,像美国的一种新药从研发到推出一般需要10年,需耗资1亿多美元才能上市销售。
当然,生物医药因高回报的特点,“新药一旦上市,市场非常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很可观。”李伟说。
值得一提的是,许安邦对记者表示,现在医药企业厂家太杂,大多是代理商,没有行业标准。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建立行业标准,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虽然政策上需要扶持,但企业也得努力。“考虑到生物制药行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是必须的,但生物制药企业在成果转化、开拓市场等方面也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国联证券表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