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名牌”泛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李鬼想做李逵”的品牌案例,在家居行业并不少见。
川派家居品牌“全友”凭借渠道优势,使其熊猫、翠竹形象在二三线城市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另一个来自佛山的“全友”卫浴,同样以熊猫、翠竹形象示人。
据成都全友家私有限公司高管王优(化名)介绍,早些年,全友家居曾做过调查,全友卫浴与全友家居在品牌表现、宣传语等方面相似度非常高。从品牌商标字体、Logo形状到官方网址都极为相似。
除此之外,顾家家居(顾家卫浴)、诺贝尔瓷砖(诺贝尔卫浴)、大自然地板(大自然木门、大自然床垫)、金牌橱柜(金牌卫浴)、春天木业(北京春天木业、浙江春天门业)等品牌,同样面临一个或者几个“兄弟品牌”或“子品牌”的尴尬情况。
针对此种“傍品牌”现象,记者抽样采访了20名消费者,其中有80%的消费者表示分不清区别。
在家居行业,品牌“同名不同主”的现象已是公开秘密,某家居品牌导购表示,市面上模仿大牌的家居品牌,其企业、经销商、店员都明白个中区别。但消费者却很容易将两个不同的品牌误认为成同一品牌下的不同产品类别。一家居卖场经理谢先生表示,归根结底,在这场甲乙丙品牌“撞脸”的游戏中,损失最大的是消费者。
一家家居品牌大区经理黄生(化名)无奈地表示,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觉醒,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也开始追求品牌,但与一线城市的消费者相比,辨清品牌的能力较弱,被误导的可能性更大。
东鹏陶瓷总裁蔡初阳认为,企业有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责任,假如对方的侵权行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就要追诉到底,假如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企业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防伪系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识别品牌。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来看,遇到这种问题的消费者基本选择了“交学费”的处理方式,也就无形中为这种“被重名”行为埋单,助长了这种市场的无序竞争行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