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是平平淡淡、恩恩爱爱的,家庭很温馨,家庭的氛围是一种力量。我们的想法是多爱护孩子,宽容一点,不要打、不要闹,人生很短暂,要太太平平过日子,尽能力快乐。所以,对孩子,我们从来不说“你笨”,孩子的成长不容易,多顺着孩子的思路。同时,不断地教育孩子,比如遇到孩子不开心的事情,如果直接说,孩子或许听不进去,我就会通过写信的方式和他交流,把信写好放在他的写字台上,他一定会看到,这样的效果或许更好。同时,我跟孩子说,你只要喜欢到书店去买书,都可以到爸爸这里来报销,因为书不仅仅是学习看,而且也是资料的积累。因此,孩子一直保持着看书的习惯。
人的成长是走楼梯,要一步一步走,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孩子创业了,我们一定支持他走下去,因为,不管怎么样,至少从锻炼的价值上来说,孩子做得相当成功。
复旦科技园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部门经理朱江:
知道哪一个阶段需要多少资金
对于创业者,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凭着一时的冲动,碰到一点问题就退缩了。需要在准备创业之前,充分研究自己的好点子,市场的风险很大,了解市场风险非常重要。
同时,要有好的合作团队,团队的领导者除了自己本身的个人魅力,还要有对市场的决策能力,对未来的把握能力等等。
其次,资金是最基本的,钱少没关系,可是对钱的使用、如何规划都很重要,要知道走到哪一步,哪一个阶段需要多少资金。
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了解市场。如果名校出身当然有优势,可只是凭着感兴趣,而创业的内容又与专业相差太大,或许困难会很大。这里就有一个创新的点子与实践相结合的因素,有一个过渡的时间,这个时间快的2个月就可以了,而慢的甚至要一两年,这个时间成本很高,需要尽量缩短。
复旦大学校产办副主任赵文斌: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并不是人人需要创业,也不是人人都会创业,如果选择了创业,就要有耐心,不要太着急,也不要太功利,不是说今天做,明天就成功了。而作为支持系统,我们需要集中比较多的资源支撑这个体系。
创业分三个阶段,像辛洁暐这样成立了企业,开始了创业之路,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两年之后再来看,资金、管理是否跟得上,企业是否在不断完善,是否积累了更多资源。
第一个阶段则是如何找到最适合创业的人,也就是大学在培养的内容之一。其实我们的工作要做的事情就是给最适合创业的能力的人最有效的支持。我们要做的是“顺水推舟,顺理成章”。在大学里,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准备、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寻找创业的机会和可能,让学生有想法的自我表现筛选,同时找到最适合创业的人,为他们创业提供创业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