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法学硕士,你会选择到大城市当一个出色的律师,还是会到农村去当一个村官?估计有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前者。可是在河南省的漯河市却有这么一个法学硕士,就偏偏来到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当起了村官,还创出了一番令人惊奇的事业。
这个人叫王红兵,今年37岁,漯河市源汇区毛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王红兵是潢川县人,1991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当了律师。2003年7月,他在湖南长沙攻读法学硕士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河南,但他没有继续做律师,而是做了省里的选调生,被分到漯河市源汇区干河陈乡,当了副乡长、副书记。
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工作,不少人觉得他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很难办成事。可王红兵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尤其是他利用法律专长帮一个村子打赢了一场大官司,挽回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后,一下子赢得群众的认同。
2005年,源汇区率先推行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王红兵被下派到毛寨村,当起了最基层的村官。
毛寨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经济比较落后,而且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多次上访,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乡干部提起来人人摇头。不说别的问题,就是村口那座占地约半亩的垃圾山就让人头疼。垃圾山蚊蝇乱飞、恶臭熏天,附近村民连做饭都不敢开窗。往届村“两委”班子曾想把它搬了,可一估算至少得20万元,村集体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王红兵多次跑市政等部门,协调了两辆垃圾清运车,又动员村里的党员出义工,出车100多趟,仅用3天时间就搬走了垃圾山。
为了实现产业富村,王红兵经过调研,紧紧抓住村交通便利、紧临市电厂的区位优势,决定在村里剩余的130亩机动土地上建设毛寨村工业园,实现工业强村。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与投资商联合开发,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协调市电厂为工业园架设了电力专线,不仅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