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内,夏乾良创办的公司,从注册资金30万元发展至500万元资产,员工人数扩大40倍。这个复旦法学院的本科二年级学生,7月中旬独家赞助了复旦大学主办的两岸四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坛”。赞助就来自他创办的暄氏文化公司,一个组织和承办各种国际会议、策划出版图书的学生企业。
创业从复印课堂笔记开始 2003年考入复旦大学后,夏乾良加入了校内一个名叫“心暄社”的社团,这是一个开展校园慈善公益活动的学生社团。
由于资金缺乏,夏乾良和社团的伙伴们开始考虑如何为社团发展积累资金。
2004年6月14日,暄氏文化公司正式注册,注册资金为30万元,由夏乾良等5名社团成员自筹。
他们还东拼西凑地借来了几十万元,公司创业时的本金最后总计是100万元。
但夏乾良在很长时间内都未找到合适的项目,一直做着不需要多少成本的家教。
有一天,夏乾良突然发现,复旦这个两万多人的学校每天的复印业务量非常大,经常有班级复印课堂笔记,一印就是上万页,而学生单独去校外的文印店一次复印几百页笔记是得不到任何优惠的。“单独印一页A4纸是8分钱,而我通过团购拿到的价格是6分钱甚至只有5分钱。”
虽然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但夏乾良打出了“价格比校外文印店便宜且负责上门提货、送货,随叫随到”的竞争牌,在拿到复印订单后转送校外文印店,并降低文印店的要价,从中赚取差价。这种方式在校园文印市场中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他们每天拿到的复印单子少则三四千张,多则5万余张。几个月后,他们开始自购设备。为了节约成本,所有的职员开始苦攻平面设计、策划、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