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邑青霞镇龙凤村的一个近100亩的池塘里,三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正在汗流浃背地劳作,这里就是今年刚大学毕业的李聪睿、李一汉和好友汪亮的创业梦想起飞的地方。
今年,李聪睿和李一汉告别大学校园回到了大邑。国家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使他俩都产生了扎根家乡创业的想法。
家人支持 找准项目
他俩把创业想法告诉家人时,父母全力支持。“成都市场对龙虾需求大,现在交通又方便,何不投资养殖龙虾?”今年5月份,他们在青霞镇龙凤村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近100亩的冬水田,采用淡水养殖龙虾。
当他俩把养淡水龙虾的事告诉好友汪亮时,汪亮也心动了。于是,汪亮一狠心辞掉了工作,与两名好友一头扎进青霞镇。
确定项目和流转土地后,他们便着手学习养殖技术和联系虾苗。由于沿海龙虾养殖技术较为成熟,他们便自费前往江苏、湖北等地学习,同时也与虾苗供应商取得联系。
克服困难 坚持创业
1个多月后,学成归来的他们开始计划修筑虾塘、水草园和相关基础设施,但一算账却吓了他们一大跳。
“前期的租地费用,加上修筑虾塘、水草园,购买安全设施、虾苗,需要一笔巨资哦!”他们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哪儿来那么多钱哦?毕竟父母的积蓄也不多。”既然决定创业,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与父母商量后,他们筹得一笔钱用于商品虾养殖塘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剩下的只能依靠贷款。
为了规避风险,减少投资成本,他们把养殖基地建在新修的川西旅游环线附近,这样离经销商、市场近,运输成本就会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