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坎是资金。一名开服装店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不少有创业打算的同学都是因为筹集不到资金而止步。
第三道坎是心态。做勤工俭学中介服务的小孙将创业的大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现实型,创业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计;第二种是空想型,看似有伟大目标,却有点不着边际;第三种是脚踏实地又有长远规划的。“第一种很难做大,因为本来就没有长远打算,第二种‘死’得最快,第三种才有发展前途,但眼下第三种人还太少”,他说。
比创业更难的是“守业”
“创业难,守业更难。”采访中,几乎每个创业的大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创业可以靠亲戚朋友帮忙,但要把生意做下去,只能靠自己。”
要守住创业成果,首先项目得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服装及饰品零售投资少,门槛低,商业街上70% 的大学生创业都选择了此类项目,但由此带来的同质化也很严重。
后续资金匮乏也困扰着不少创业者。张庆春说,眼下商铺租金下降,自己的经营经验也丰富了,很想再开一家店,但后续资金不足,这个想法很难实现。
“不少大学生创业时有决心,守业时却没恒心。”因为与创业大学生打交道甚多,崮山工商所所长马德刚对大学生的创业心理颇为了解,“经营总会碰到一些难题,只要坚持就能克服,但一些大学生碰到问题就容易打退堂鼓。”
让大学生创业走得更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让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热议话题。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包括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在内的4 项优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