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班里还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工作没着落,但大家都有点疲惫了……”“小飞虫”(网名)的状态是当下部分毕业生正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中新社3月23日的报道显示,部分毕业生出现“求职疲劳”,去招聘会的人数下降。
“从去年10月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求职运动中,东奔西跑参加招聘会均无结果。干脆窝在家里网投简历,狂轰滥炸一阵也有不少面试通知,但那时觉得还早,小公司直接拒绝。一晃5个月过去了,依然一无所获。听说下周又有一场大型招聘会,但我真的很累,不想去了。”新浪网友“木制的电脑”在博文中写道。而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有点想打退堂鼓”。
在一些毕业生聚集的QQ群里,如果留意他们的签名,会发现不少签名中带有消极的词汇:“慌了”、“累了”、“算了”……
一名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在日志中说,自己和室友已经被找工作的艰辛打击得“体无完肤”,天天“宅”在宿舍里,把看了几遍的电视剧又翻出来看,有时候会突然觉得“未来一片漆黑”。
面对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疲态,不少找到工作的网友感叹“不值得”。“有人说降低期望是找工作的关键,我说不是。如果把找工作比作战斗,调整期望只是战术,最主要的因素是坚持不懈的勇气。现在说放弃不值得。”(腾讯网友“红色中国结”)
“找工作就像找伴侣,要有耐心。可现在你把自己包藏起来,丢掉了前进的勇气,他(她)就永远不会出现了。”(新浪网友“多远的梦想”)
此外,还有网民认为,对于部分毕业生凸显的“求职疲劳”,学校也难辞其咎。
“这学期我感觉同学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没课了老师也见不到,现在我连班上新换的辅导员是谁都不知道。集体一下子就散了,我感到求职路上很孤独,很疲劳。”(毕业生刘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