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专业并非人生指南针
王春元表示,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融入社会,而不只是在“象牙塔”里“独善其身”。
“社会应该告诉还在上学的人,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技能,而是要在一个社会的、积极的、理想的、乐观的价值体系下,完善人格,完善对人生的认识,明白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只是大学生切入社会的工具,绝不是人生的指南针。”王春元形象的比喻,专业只是大学生手中的工具,而工具只是为人生松土用的,不能仅仅靠工具来规划人生。大学生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是输血,但是血液是需要有氧气的,这就要靠社会输了。
王春元笑着说,“做到了这些,大学生就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了,除非是自己不想要。”
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王春元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跨出校门步入社会,有理想是必然的,但是要记住脚踏实地。正如曾国藩的一句话:只去耕耘,莫问收获。”
人物简介
王春元 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电视台《财智人物》制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