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诸多利好消息的“诱惑”,但大学生当老板也需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创业比就业更艰难,应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5月一来,搞完论文答辩,大学校园里便弥漫着离别的忧伤。对目前仍没找到工作而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四生而言,就业情绪也在紧绷到极致后寻找着自己的释放途径——找不到老板,干脆自己当老板去。
胡叮叮是本报“青年创业之星”高校巡讲报告会上的听众,刚结束了在上海的四年大学生涯。四年时间,胡叮叮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普通文秘岗位的工作竞争者由十几人变成上百人,工资待遇由3000元有余变成1500元以下。巨大的生存压力让她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狂喜欢”的城市,回到长沙。“可是长沙也不是省油的灯啊,横竖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干脆自己在河西大学城附近开个精品店算了。”胡叮叮对自己的“时尚嗅觉”一向很得意,她觉得自己创业也不是一件蛮困难的事情。可是对于——你选择的创业领域有没有人脉资源?合作经营的伙伴如何选择?是否有基本的财务常识?胡叮叮没有答案。
创业不是就业难的“避风港”
一场接一场的创业报告会,一条又一条省市颁布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类优惠政策,为湖南未就业大学生创业描绘着美好蓝图。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成功创业者说,创业比就业更艰辛,并非是找不到工作后万不得已的退路,大学生创业要做好心理准备。
据最近一项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未就业大学生创业愿望比年前增加25个百分点,其中63%的人表示是因为就业艰难选择自己创业,有14%的人是因为怕看老板脸色而选择自己当老板。
“临近毕业,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咨询创业的事情,但我觉得对那些不具备创业素质的学生来说,就业比创业更适合。因为一名创业者要有很多素质,领导协调能力就很重要。”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导师、十大杰出创业女性、牛耳教育总经理赵静芳表示。她说,如果把创业的资金、人才、技术、场地等比作“硬件”的话,那么创业的“软件”包括市场调研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还包括创业者的激情、坚持、韧性、学习、理念。也就是说,市场对创业者比就业者的素质要求更高,创业不是就业难的“避风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