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于青年创业的引导,一个是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二是政府、高校和一些民间机构组织的创业专家队伍。政府在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专家也在鼓励学生创业。可是事实上,我们应当看到,大学生创业中现在比例非常大的是在校本科生创业,政府的配套政策的适用往往有一定的条件,而本科生创业的企业又常常达不到这个条件;专家队伍是有,可是这些专家是不是合适的专家,就值得质疑。
成功的企业家不少,但是动辄上亿规模企业的老总要教导5万、10万资本规模的学生企业可能有些吃力;著名的管理教授、学者更多,但是他们的理论可能在学生企业中就经常失灵。现在的情况是,学生创业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上述的引导力构成的两个方面却是千篇一律,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什么模式的创业,都照搬照套这种支持与引导,就造成引导力的严重透支,而在这种引导力下诞生的企业又被视作是成功案例并被用来进一步引导其他未创业的学生,那样引导反复,反复引导的“创业次贷危机”不就产生了吗?
事实上,真正的学生创业需要极大的理性,创业技能的培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远不如创业理性的培育来得重要,我们的政府、专家以及媒体,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种CYe.com.cn理性之花的盛开。创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人文艺术的程度要远高于行为实践。创业也如同照镜子,因为照镜子的过程,就是正视自己的过程,而检视自己是否已经成熟到合适创业,可能是走好大学生创业路,避免出现因外部鼓噪而产生盲目创业的“创业次贷”的第一步。
夏乾良
香港暄氏文化控股集团总裁与首席执行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