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日前报道,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近日录制播出了一台名为“青年创业中国强2009创业英雄会”的晚会,为当下青年创业的主题宣传作了一次新颖的尝试。据悉,晚会通过创业导师与创业青年“1+1”的公益扶持模式,以直接对话、现场指导、寄语鼓励等形式,展现了青年创业必备的“责任”、“创新”、“诚信”、“远见”等要素。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青年创业问题又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与一般性报道青年创业故事不同,央视此次的主题宣传活动融入了知名企业家的参与,并以“一对一”帮扶的模式,力求实现青年创业者与成功企业家的沟通与交流。无疑,这种模式的“荧屏”表现力很强,也很有故事性、启发性,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对于众多举棋不定、稍显迷茫的创业者或立志创业者来说,富于感染力的“现身说法”毕竟只能在某个时间段内燃起他们的创业热情。“强心针”固能使人一时血脉贲张,但激情燃烧之后,他们又何以在荆棘满布的创业路上坚持走下去?与成功的创业者相比,那些起初信誓旦旦但半途而废的人,又何其数不胜数。因此,如何让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艰辛的创业路上一直“趟”下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创业之路,千辛万苦。创业青年不只需要激情四溢的誓言,更需要社会多个方面、多种形式的激励。他们白手起家的时候,需要有地方可得资助;他们大胆冒险的时候,需要社会的宽容理解;他们有疑难困惑的时候,需要有人加以指点;他们情绪低迷的时候,需要有人予以鼓励……凡此种种,构成了青年创业的“环境”。在此“环境”之中,有些方面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创业的资金来源,创业的制度成本。很多青年创业者中途知难而退,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决心和信心,而是由于某些客观因素使创业陷入绝境。所以,当下激励青年创业的关键之一,是要在一些制度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搭建良好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