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3年,蒋圣安和合作伙伴就已经成立过一家旅行社,接待团体旅游。成立泛游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后,公司也获得了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投资(大学生创业基金占40%股份)。此后,公司更名为泛游信息科技有限有公司。
“旅游做了很长的时间,发现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很多劳动力,需要很多细致的服务,很难标准化。”而做网站赚钱也是有限,不可能给公司带来期望,所以现在做软件开发,一种基于集团医疗的信息系统——泛游医疗信息系统。
“花了两年时间,开发到3.0版本了,而且有了软件制作权和技术管理权,我们的第一个客户就是浦东的浦南医院,二月份开始签署合同。”蒋圣安似乎也看到了希望。
和蒋圣安一样,同样来自上海大学的杨琼也申请了大学生创业基金。
“虽然我的商业计划书不是很成熟,但评委认为我的团队还不错,也给了我10万资金。” 2008年初,杨琼成立了天琢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杨琼的一个简单想法是,帮助那些应届毕业生找到自己的好工作。
“自己也是刚毕业不久,知道找工作难,但是我们又从企业的角度了解到,其实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远不像学生想象的那么高,正好我们身边有些培训资源,有一家社会办学机构支持我们,还有很多企业资源,我们就成立了就业咨询公司。就是这么一个天真的想法打动了评委。”
来自复旦大学的王莉博士,在2007年10月创立了上海立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年获得基金会15万元投资。”
这些,不是个案。
事实上,创业已经在大学的校园里蔓延开来。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3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