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依托教育、科研、设备等综合资源,进一步发挥科技园区科技孵化转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优势,以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与创业相结合,以创业教育与创业相结合,以创业服务与创业相结合,以产学研与创业相结合,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大学生科技创业,大学生科技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思路,通过体制与机制的建设,为学生搭建了可以充分展现自信、自强、自立的创业平台。
上海大学科技园区作为上海市首批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分基金会,率先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目前,该校科技园区共受理了324个创业项目,有52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42个创业团队已完成工商注册,成功创办企业。其中,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公司有16家,按产业分类:信息技术类占54.6%、机电技术类占15.2%、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类占12.1%、现代服务业类占9.1%、环保技术类占6%、其他3%;吸纳287名大学生就业;从创业团队来看,本专科生占20%,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0%。
一、探索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工作模式
一是成立了由校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大学生创业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并在科技园区建立了具有完整组织与管理机构的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大学生创业园下设专家指导委员会、财务结算服务中心、创业导师服务中心、中介服务中心。其中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学校聘请校内外各学科专家、企业家组成,对大学生的创业计划进行评估。财务结算服务中心代表投资基金对投资项目或公司进行财务核算和管理,全程监控资金的运用,确保资金安全,并为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提供1年的免费服务。创业导师服务中心负责配备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管理、营销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以提高创业项目的成活率。中介服务中心负责为创业起步者提供创业公共服务,以及进行工商税务登记、法律咨询等一系列综合服务,以降低创业者的前期投资,同时为创业企业提供宣传展示服务、与其他企业的对接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