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意愿越发高涨,就业成功率依然不高
□专家指出:创业仍受经验和眼光限制,创业能力和环境需培养 ■核心提示
又一轮大学生求职热潮即将来临,就在一些大学生拿着简历穿梭于熙熙攘攘的招聘会之间,为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苦恼时,另一些大学生已经迈开了创业脚步。8月31日到9月4日,省会首次创业项目推介周上,大学生“初露锋芒”,成为寻求创业项目人群中的主力,而来自市就业局的抽样调查也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正在逐步高涨。
就业难最终催生了大学生的创业热。对于此现象,有人认为实属无奈之举;也有人认为,另辟蹊径,缓解就业压力,这是大学生求职心态的一种转变,更是一种进步。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既是出路,也可能是另一种迷途。大学生创业既有普通人创业没有的优势,也有普通人没有的问题,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温情呵护和细心引导。
■缩影
从就业走向成功创业的“样本”
“现在大学里很多学生都有创业梦想,只不过大家都觉得自主创业风险大,无法预测结果,而且作为学生,缺乏资金,这也是自主创业的一大障碍。不过,从去年开始,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像我们有意创业的人都开始进入尝试性阶段。”在刚刚过去的创业项目推介周上,曾有大学生这样向记者描述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而记者在对河北师范大学的部分创业人群进行调查时也发现,大学生中并不缺乏成功创业的“样本”。
★于清亮:一步步走得很踏实
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于清亮,现在已经是“清亮摄影工作室”的老板了。谈起创业走过来的艰辛历程,他说:“一步一步我走得很踏实。”
2004年4月的一次偶然机会,小于接触到了摄影,并对它着了迷,并有了开一家自己的摄影工作室的想法。 但是,做一个自由职业者的想法,家人并不支持,“没有父母的支持,就没有前期的投资。”于清亮说,创业之初,他买了相机,就买不起镜头,一块钱的面条可以吃上一天,从购买器材到找模特、工作人员都是他一个人,同时他还是摄影师、后期制作、广告宣传员、业务联络员。“现在想起来,这些问题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