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之前,上海大学生创业屈指可数,现在是平均每年注册登记近百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市大学生科创基金会负责人兴奋地表示,用最高不超过30万元资金支持的这些“小鱼小虾”,有望成为上海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届时,上海也能出现美国的“MIT(麻省理工学院)”模式。资料显示,MIT校友创办的高成长型、高技术企业大多分布于软件、电子、生物技术等高端领域。如果将所有在运营中的MIT校友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其收入将位列全世界第十七大经济体。
据统计,3年来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累计受理创业项目申请1364项,批准了415个创业项目,注册企业数达到296家。总体来说,这些企业仍处于“襁褓期”,个别发展势头较好的,也急需解决后续资金等问题。高含金量的创业成果距离真正开花结果、为城市发展做贡献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为此,基金会从今年推出了Cye.com.cn“接力基金”,专门帮助初期成长良好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此外,还有“创业课堂”、“创业沙龙”、“天使投资俱乐部”、“麦肯锡价值日”等一系列活动,聚集了愿为创业者提供有价值服务的各类社会资源,一起为年轻的创业者“推一把”。目前共有60多位创业导师不定期辅导企业,有30位天使投资人跟踪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创业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