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是否适合创业?
cye.com.cn
时间:2007-8-8 15:05:50 来源:《竞报》
作者:王 硕 我来说两句 |
|
 |
|
你具备相关能力吗? 在确定了创业项目后,我们的大学生要先问问自己:我具备了从事这一项目的能力了吗? “大学生创业,这不同于一般的就业。一般的就业,大学生只需要具有与工作相应的能力就可以。而对于创业,则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刘永印老师解释道,对于大学生起初管理一个公司,不仅仅要求其具有相关专业的技能,同时也要具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判断市场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财务知识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由于我们的大学生缺乏这些方面的历练,就需要学生们在创业的实践中去学习。“在这样的锻炼中,我们大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也难免想放弃,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求职的心态去创业。对于我们刚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他们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对市场上的一些规则也一无所知。那么,他们就是一群小学生,要用心学习,要经得起失败。” 关于要经得起失败,杨开伦则告诉记者,他从大二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创业,这其中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通过这些经历他总结出,大学生在创业的时候,只要判断项目可行,即便面对再多的挫折也要坚持执行下去,而一旦判断出该项目与市场相违背时,就要果断停止。在被问及失败的感受时,杨开伦笑着说:“创业者哪有不经历失败的?不过幸好我们还年轻,我们还失败得起。” 大学生要区分劳务协议 大学生毕业前后往往要签署三份协议: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劳动合同,但是不少学生和用人单位都不能区分三份协议的特点和效力。 实习协议是指在校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进行实践学习,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就业协议是指在校学生毕业前与学校、用人单位三方签订的协议,目的在于约束学生和用人单位在毕业后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 毕业前,学生有意实习,单位接纳实习,双方可签订实习协议,进入实习阶段。如果双方有意建立劳动关系,则签署就业协议,除非一方毁约,否则就业协议的归宿就是劳动合同。学生毕业后到单位报到,签署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失效。 实习协议、就业协议的本质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双方发生纠纷应直接诉请到法院,法院处理的依据是合同法及其他民事法律,不适用劳动法,不受劳动法的特别保护;而劳动合同的签订即意味着劳动关系的建立,如发生纠纷,则应先诉至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及法院处理的依据是劳动法。 在实习期间学生并不能享受到工资、最低工资、工伤、社会保险等劳动法法定的保障,双方权利义务基本靠实习协议来自行约定,受教育法规及民事法规的保护。而就业协议指向未来劳动合同,所列明的未来劳动合同内容不得违反劳动法,但为保障劳动关系的建立则可约定违约金,如学生未到单位报到则应支付违约金并签署解约协议以便于下一次就业。 实习协议的注意事项:实习协议往往被大家认为可签可不签,事实上签订是有必要的。对于学生而言,是证明这段时间是学习的一部分,有关纠纷可以在学校得到合理处理,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可以确定这段时间是实习,而不是劳动用工。学生应该关注的是实习时间和实习补贴(如果有的话),而用人单位则须关注学生的真实身份。 就业协议的注意事项:应关注报到日期、未来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薪酬、岗位、福利、违约金等,这些都是未来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涉及双方根本利益。 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对于劳动者而言,主要确立合同期限、薪酬、岗位、试用期,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很复杂,劳动合同的约定是保护用人单位利益的主要途径。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