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与不解中接受磨炼
在实践活动前,一些队员的父母表示反对。他们说,孩子是个大学生,要出去当保姆,太丢面子了。
面对他人的议论与不解,有两名队员最终选择了离队,不过其余20名队员赢得了家人和亲友的支持。“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什么天之骄子,到最基层的地方去工作,不正是现在所提倡的吗!”队员蔡淑建认为,不但是大学生自己,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职业不分贵贱,做保姆同样应该得到尊重。
队员李珺的工作主要是陪孩子玩,辅导孩子学英语,中午做一顿饭。她说:“真正的人才应该具备全面的素质,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60%的队员明确表示,自己今后不可能从事保姆工作,不过他们希望在半个月的实践中磨炼自己,以便修正自己的就业观,这也是这次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创业计划有望变成现实
此次“大学生保姆”社会实践活动构想,来源于一份创业计划书,曾在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上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今年暑假,他们尝试把创业理念转变成创业行动。
“各高校都在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实践队伍负责人倪俊杰说,家政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0后”大学生保姆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及综合素养,更善于和客户交流,他们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的高收入人群,只要产品和服务过关,完全可以赢得市场。
校方对大学生的做法表示支持,数理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建鹏说:“不少大学生有创业的心,却找不到创业的路。以暑期实践试水自己的创业计划,可以为创业梦想提供一个实现的机会。”
大学生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做市场调查,进行各种尝试。“结合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拿出一份真正具有可行性的创业计划书,申请创业基金,再联系合适的风险投资商,与省内知名的家政服务公司合作,这是我们实践结束之后要努力的方向。”倪俊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