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大学生就业招聘与创业项目洽谈活动,就业和创业同场PK。大学生参加就业面试的络绎不绝,而参与创业项目洽谈的寥寥无几。被问到为什么不愿意自己创业时,毕业生们说,一想到自主创业心理上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是创业要从“个体户”干起,觉得 “面子上抹不下来”;再者创业很可能导致学的东西用不上,从内心里不认可;加上创业的风险不小,有些望而却步。 (人民网3月29日)
尽管国家不断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各地不断因地制宜地推出新政,但是要不要选择创业,最终的决定权还在高校毕业生自己的手中。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大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尚在起步阶段,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活动的成功范例还比较少,相关政策的效应还没有显现出来,面对创业这个全新的天地,高校毕业生有心理障碍在所难免。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要让他们勇敢地踏出第一步,还需要有人在将他们扶上马送一程。
第一个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心理服务的是高校。高校是毕业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第一站,高校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创业辅导相结合,及早地为大学生补上创业心理课。近年来,高校的就业服务部门大多在就业工作上下工夫,应该适时地开辟创业心理指导工作阵地。高校在解决毕业生创业的心理障碍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专业心理辅导人才优势,很多高校都有针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机制,将创业意识培训纳入心理干预的内容体系对于高校来说成本不高,却有助于让毕业生们早早进入状态,何乐而不为?
第二个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服务的是政府。各级政府在创业政策完善、宣传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高校可以通过集中、有针对性的活动为毕业生Cye.com.cn加油打气。高校毕业生群体和其他劳动者不同,这个群体知识水平较高,很容易读懂政策,有着良好的媒体接触习惯,既能够接触得到宣传,也能理解和接受宣传。今后可以考虑集中力量在做好政策解读的宣传基础上,继续在创业典型宣传方面加大力量,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大胆地走出第一步。
第三个能为高校毕业生鼓劲的是学生家长。家长的社会经验一般来说要优于子女,家长的指导和支持有助于避免一些创业风险的发生。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创业在很多时候还是家庭投资,家庭乃至家族资金是解决他们资金问题的重要渠道。家长应该利用亲情优势,帮助毕业生克服面子问题和畏难情绪,注意纠正高校毕业生容易犯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毛病,为他们的创业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持,真正起到坚强后盾的作用。
万事开头难,创业的第一步总是相对较难迈出去,但是有了全社会的帮助,相信高校毕业生们一定能够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投入创业大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