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来,漯河市各级劳动保障、中小企业服务等部门对缺乏创业资金的大学生村干部实施小额信用担保贷款扶持,据统计,全市共发放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贷款3000多万元,扶持大学生村干部600多人次。大学生村干部新创办领办、符合税费减免政策的经济实体,均享受税费减免等政策。各级工商、税务、中小企业服务、金融及组织、人事、劳动保障、教育、科技、民政、财政、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农机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建立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双带”工作长效机制。
透视2
搭梯子,服务帮带
舞阳县太尉镇魏集村党支部书记郭国贤想办养殖场却苦于无场地,有关帮扶领导及时伸出援手,使他如愿以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是各级干部给了我们坚定走下去的信心!”
漯河市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人都联系一名以上大学生村干部,为大学生村干部“双带”创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指导等支持。
全市各级对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实行“四优先”,即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政策优先研究、大学生村干部申报项目优先安排、大学生村干部兴办企业优先办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优先解决。
各级组织、人事、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等部门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技能。
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专家服务团成立起来,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论坛开办起来,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联谊制度建立起来……在关怀与扶持中,在交流与碰撞中,全市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激情蓬勃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