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陆强华是一个让所有老板都“害怕”的职业经理人。陆强华第一次被废黜,是因为营销观念与创维老板黄宏生(黄宏生新闻,黄宏生说吧)发生了冲突。黄宏生打定主意“不换思路就换人”,陆强华被免职;第二次被摘乌纱,老板方面的说法是陆强华搞自己的“独立王国”,老板眼看就要被架空。
黄仕灵说,陆强华特别用心地在财务上编织了一个由亲信构成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被黄仕灵喻为“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连老板委派的财务监督人员都被拒之门外。黄仕灵认为,这就是其财务出现几亿元成本黑洞的根源。而陆强华认为自己应该有“合适的权限,相应的法律地位”。老板应该“用人不疑”,自己在快速的市场运作中必须有决断权。
在分配机制问题上,陆强华原本是想获得股权的,所有月收入仅仅在5000~8000元之间。但最终据陆强华称自己“在新高路华没有一分钱的股份”,据说在新高路华与母公司东菱集团的租赁协议中明确规定:承租方及核心管理层在达到目标经营业绩包括上市后,可以获得10%股权。陆强华认为通过一年多的经营,在高路华的废墟上创造出优秀业绩,使新高路华重现升势,基于这份业绩的获取,自己应该拿回应得的股权回报,但最终还是没有拿到。而且在陆强华提出分配制遭到拒绝之后,东菱集团反倒以“陆有财务问题”为名,将陆强华炒掉。
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看,尤其是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创立起来的。身边既有风雨同舟的“铁哥们”,又有鞍前马后、忠心耿耿的老部下。事业成功之后,岂容他人到这里发号施令,摘取事业成功的桃子。即使创业者精力不济的时候,也会把企业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和近亲。鲁冠球(鲁冠球新闻,鲁冠球说吧)之子鲁伟鼎成为万向集团的总裁;周耀庭之子周海红担任红豆集团董事局第一副主席;吴仁宝之子吴协东出任华西集团的总经理;徐文荣之子徐永安担当了横店集团的董事长;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庆德(梁庆德新闻,梁庆德说吧)之子梁昭贤任CEO;茅理翔之子茅忠群成为方太厨具的总裁……
历史上,就连刘备这样的明白人,还要传位于扶不起来的阿斗,何况当代艰难创业的老板和他们受过良好教育的后人呢。
过早甩手容易丢失核心资源
当一个企业在短期内变得很大的时候,就可能面临着分解的危险,原因在于一个企业实际上究竟能够变得多大,主要不取决于他们获得多少物质资产、多少资本,而取决于他们获得多少忠实的、愿意为企业家保驾护航的员工。而员工的忠实程度,一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进行培养。一个员工只有在“背叛”不如“不背叛”的时候,才不会“背叛”。也就是说,企业家必须使那些呆在现有企业里的员工获得更大的利益。
一般来说,处于高位的年轻经理比年老经理更有积极性叛变自己的雇主。这是因为,一个年轻人进入企业后掌握了核心技术,如果自己出来创业,未来的时间很长,未来的收益也许很大。但对于一个年长的员工来说,从原企业里跑出来自己创业,也许只有几年的时间,他可能觉得这样干不值得。并且,一个人的部下越多,“背叛”的积极性也越大。所以,在一个企业里,让员工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这个企业能不能把重要的管理岗位的人员,主要由内部来提拔来补充。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家不要过早地当甩手掌柜。一个稳步成熟起来的企业,通常有着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关键资源分布于多个岗位,没有任何单个人能控制所有关键资源,因而不大可能因为所有者离开控制岗位就被单个经理人占为己有。但新创业的企业不同,关键资源通常要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如果企业家要当甩手掌柜,就必须把关键资源委托给另一个人。风险在于,如果这个人可以干得像老板一样好,老板就是多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