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委宣传部、市创业富民办、市工商联、市科技局组织的“逆势而上 创业富民”首场科技创业座谈会别开生面,成功者不仅有世界知名企业,有从乡镇企业脱胎换骨的“小巨人”,甚至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娃娃”企业。副市长何寄华参加座谈会并点评。
“领头牛”耕出创业谷
长沙科技创业开山鼻祖,以中联重科团队最引人瞩目,这不仅因为他们的创造引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移都长沙,更在于为这个产业制造出首个跻身世界行业第一的中国企业。
中联继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今年有望逾越300亿元大关。中联重科依靠品牌扩展和综合创新,由一家企业整合成长并裂变出十余家行业劲旅,其逆势强劲发展创下的骄人业绩频见报端。鲜为人知的是,中联这位“领头牛”以60%的年均增长速度,耕耘出一个横跨海内外的庞大创业谷,仅在长沙就吸引上百家中小配套企业聚集创业发展,它们年创财富已达五六十亿元规模。
[创业启示录] 科技创业被誉为创业“金字塔”的塔顶,不独在其难度和稀缺,更在于它能促进更多创业者成长,达到“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的梯级倍增效应。
当老板不如做“猪倌”
拿自己的科技成果创业,未必非得当老板。中南大学材料专家李新海不做他创办企业“海纳新材”的董事长,而乐于埋头做技术孵化的“猪倌”。
李新海告诉记者,技术研发是他和团队驾轻就熟和最擅长的事。与其花精力补上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资本运作软肋,不如发挥特长,专心做好技术服务,解决成果走向市场的问题,把技术成果孵化成人见人爱、吸引投资和市场专业人士的良种“猪仔”。
[创业启示录] 科技创业是一个复杂系统,定位对成败至关重要。创业成功者的经验是:做最擅长的往往比花大气力医治软肋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