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海龟”,还是“土鳖”,他们在创业之前,都已经在社会上证明了自己,甚至可以说是属于精英阶层,丁磊出身于电信系统,张朝阳、李彦宏是美国“海龟”,陈天桥则曾是国资企业的年轻高层,马化腾在高科技公司做到技术主管,马云则是大学老师。而个人站长则不同,他们在开始上网冲浪的时候,远不是社会精英。比如李兴平只有初中文化,在做hao123之前的工作是装电脑,管网吧;戴志康大学有15门功课不及格,蔑视大学教育;蔡文胜高中毕业就退学做生意;杜雪骞大二就被学校开除;郭吉军初中毕业,做过钳工,摆过地摊;董勤峰职高毕业,打一份普通的工。简单来说,很多站长开始做互联网之时,并没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成功,或者站长们本身就并不喜欢、也不适应那个价值观。
2000年以前,是互联网萌芽期。个人站长纯粹以兴趣为出发点,制作简单的网页,只为同好交流和展示,没有收入也充满激情。
戴志康做Discuz!只是觉得BBS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人交流,做这种社区软件很有成就感;董勤峰将70多篇找国外免费空间的攻略贴出来,只是希望给新手一些帮助;曾沐阳做蓝色理想是希望给网页设计人员一个交流的空间;许政在现实中衣食无忧,做暨阳社区不过是满足自己驰骋网络的爱好;郭吉军更简单,只是觉得网络很自由,就申请了一个免费空间做了起来,喜欢而已,没有什么其他理由。
2000年~2005年,草莽英雄出头的年代,站长们单枪匹马,凭借着对草根用户需求的把握,生猛地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比如李兴平的hao123网址导航站、华军的软件下载站等,一些拥有流量的个人站长们开始获得不菲收入。
2005年至今,这是一个全面商业化的时代。站长群落开始走向分野,少数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站长开始获得风险投资,组建团队,寻找赢利模式。
2010年5月29日,第五届互联网站长大会,超过2500位站长涌向北京东三环边上的长城饭店,远远超过了会场的容纳能力,连饭店大堂和门外都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人群。当演讲嘉宾唐骏、李开复到场的时候,都获得了偶像明星式的待遇,掌声雷动。
这让互联网资深观察者谢文有些生气。“很多参会的站长根本不是什么创业者,我是觉得他们在现实社会当中都没有什么立足之地,却整天在互联网上做梦,像狂欢一般在创业,不是很奇怪吗?创业应该是很寂寞的,也是很大的付出,不是现在动不动就说我怎么不赚钱啊,你凭什么赚钱啊?硅谷有无数的人根本没有赚到钱,但他仍然是非常好的创业者,这种意识差太多了。”
“变现”是一颗毒药?
2005年以后,个人站越来越不好做了。个人站虽然做了几万个,但最终能够成为商业站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会拿到风险投资,做强做大,其他的就只能淹没掉了。——蔡文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