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操作不规范,心态浮躁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作弊几乎是所有站长的必修课,站长们都对流量有着天生的敏感,比如在3721刚出现时,他们会购买热门的通用网址关键字引导到自己的网站,而网站其实和关键字没有丝毫关系。专业的作弊程序也并不鲜见,通过虚假点击骗取广告费只是寻常事,显然,这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方式。
中国最老的老站长高春辉认为参加第一届站长大会的站长99%以上是赚钱的,但如果不作弊,那么参会的站长可能会少 50%到70%。其间的一个小细节是,一位新站长问老站长,怎么才能更好的作弊?在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后,这位新站长几乎是扭头就走,招呼都懒得打一个,老站长感叹道:“在这里,我看到的更多是浮躁,都是梦想要一步登天。”
谢文尖锐地说,个人站长对中国互联网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正的一面是聚沙成塔,把零散的流量变成一种可见的商业操作基础,普及互联网的基础运营知识;但另外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灰色产业链,流氓流量、擦边球等不规范的商业操作盛行,走火入魔。这正负两者和为零。”
名片换了又如何
九几年做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摸黑,做什么都是第一,那时候更多的是勇气、敏锐起作用,现在好做的差不多被人占了,更多需要的是智慧,需要深度、综合的技术创新。——谢文
作为中国最大的社区平台软件提供商的负责人,戴志康可谓是一个超级站长,他每天都在与大大小小的站长打交道。他发现前几年很多站长在开会时都拿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名字、电话,但是现在和大家换名片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已经是公司的CEO了。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事实上,除了在站长这个圈子里,所有的站长几乎都不再称自己为站长了。
二十年前,人们把那些脱离机关单位,去做点小生意的人叫做下海,戴志康还记得小时候做大学老师的父亲就用这个词介绍以前的同事,从此他印象中“那个人的脑袋上仿佛就刻着‘下海’两个字”。这分明是传统的价值体系给异类打上的烙印,而今天,在圈子之外,“站长”这个词也像一个让人不快的标签,让站长们难以接受。
崔怡拥有站长中少有的高学历,她是南开大学的生物学博士,父母希望她能出国留学,2006年暑假,她却自己做了一个女性社区,当上了站长,并放弃了做学问的道路。崔的名片上写着“天津百丽吧女性网CEO”,如果出去见广告客户,她会奉上另外一张名片,上面的头衔是“运营总监”,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名片?“我虽然是网站的老板、站长、CEO,但是我在名片上印中档的职位,这样会提升整个团队网站品牌的形象。”她说。与那些老站长相比,崔怡在创业之初就有着清晰的商业计划。
“在我们圈内你介绍我是一个站长,我觉得很高兴,因为我是你们的一员,在同类之间用这种称呼我觉得是尊称,但外人在说站长时常常有一种调侃的味道,我不愿意跟人家解释什么是站长。”许政说。
许政虽然是暨阳社区网的负责人,但他的名片上写的也是“运营总监”,他多少还有点文艺青年的痕迹,实际上他走上商业化之路完全是迫不得已。按照他的个性,他宁愿在网上做一个潇洒的版主,就像他的id号“游牧”一样。
暨阳社区网并不是一个太知名的网站,但是却拥有注册会员30万多,总帖量逾5000万条,日新发帖量达5万,日PV值超过100万次,显然这样的网站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商业价值,但许政和他的合作伙伴明镜却从来没有通过网站赚钱的计划,因为他们两人都有很好的工作,衣食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