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他们两人的一位朋友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但业务不多,许政就在网站上开了几个广告位,交由这位朋友代理,广告收入各拿一半,出于信任,双方甚至都没有签署合同。到2007年,这位朋友提出希望以每年10万的代价包下网站的广告代理权,许政和明镜本来就没希望赚钱,觉得这样每年有一笔稳定的收入也不错,就同意了,并且签署了一份正式的合同。
不过,许政从来不知道网站广告销售额到底有多少,那位朋友后来又提出,希望拥有网站的股份,由他负责经营,许政和明镜再次表示同意,但是他们希望那位朋友投入一些资金,毕竟他们两人做这个网站已经将近10年,但那位朋友不同意,结果闹得不欢而散,许政只好自己出来做经营了。
“像我们这些个人站长转向商业的时候,其实很不适应,以前在网上是大家很敬仰的人,或者是很纯洁的,甚至可以说是不食人间烟火那种感觉;以前在网上人人追捧你,现在却要去亲自跑业务,这对我很难,甚至我有一种畏惧心理。”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半年的适应;许政发现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已经有将近五六十万,“我发现商业化其实并不就一定会破坏自己的原则,用户、商家和自己可以皆大欢喜,我觉得这个成就感甚至更大。”接下来,许政计划把暨阳社区网进行彻底的商业化。
和崔怡、许政一样,很多的站长开始组建团队,他们刻意在商业世界中淡化自己的站长身份,摒弃单打独斗,开始尝试正规化运营一家公司。
站长2.0
现在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就是移动互联网,会有更多不一样的站长出现。移动互联网会出现的三个机会,第一是组件,现在其实最优秀的个人站长都在做组件;第二是直接在手机上面做应用;还有一个是微博。——蔡文胜
郭吉军是一个站长大会狂人,喜欢参加各种站长大会。2010年6月,在湖南互联网站长大会上,他发现,曾参加2005年第一届站长大会的站长已经不足10%,“大部分站长消失了”。但新的站长时代会来临。
谢文将新一代的站长分为三类:
第一类可能就是用康盛等提供的通用建站软件,用独立域名,依靠流量或与电子商务结合,赚取一些收入,这可能占70%左右。
第二类是为Facebook、苹果等大平台做第三方应用的,他们不想独立打天下,只是一个更大产业链中的一环,占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