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新能力
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基本要素。发展经济学家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的核心使命和必备素质。创新理论认为,只有打破固有的经济循环、在经营实践中不断引进新要素,并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才配称为“企业家”。世界知名企业家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与他们所一贯奉行的独特创新理念、创新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能力的人注定会遭遇严峻挑战。优秀的创业者应当是具有创新精神、并能带领企业走在时代前沿的人。创新能力体现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多方面内容。创新是创业家的灵魂。创业者凭借创新能力,往往能抓住容易被别人忽视的市场机会,避开别人容易犯的错误,从而赢得相对优势。
可以说,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是企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创业家应该矢志不渝地做创新的实践者。保守自满和固步自封是创新的大敌。创业者要善于在不断否定保守的思维定势,鼓励部下的“问题意识”,不断地追寻是否还有更好的主意,才会有持续的创新和进步。
创新有风险,因而需要胆略、毅力和勇气,需要大胆挑战“想不到”和“不可能”。创新需要知识和智慧,需要能力积累。越创新能力越强,能力越强创新越容易。创新与创新意识有关,与时间地点无关。创新始于创意但不停于创意。创新是创意+行动。创新是创业者的永恒使命,创业者应当乐于全面创新和持续创新。
五、沟通能力
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强调: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杜邦公司前执行总裁夏皮罗认为: “沟通是管理的关键,如果把最高主管的责任列一张清单,没有一项对企业的作用比得上沟通”。
提高沟通能力的要领是:
1.学会倾听。成功的沟通总是起于倾听、终于回答。倾听是尊重对方表达权的应有姿态,是商务交往中的基本修养,更是营造和谐气氛、实现深度沟通和准确把握对方观点的前提条件。目前,许多年轻人都存在自我中心、只顾自我表达、喜欢插话、缺乏倾听耐心的缺陷。这种不良习惯通常会导致负面效果,阻碍沟通的顺利进行,不仅容易将有效信息拒之门外,而且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使自己沦为不受欢迎的人。
2.善于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准确性、逻辑性和艺术性,做到简洁明快、幽默风趣。创业者通常多种事务缠身,时间总不够用,必须节省时间、提高沟通效率,所以,简洁、明快、准确的表达方式更加适用。表达中务必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尽可能做到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少批评,避免使用破坏性的言辞,绝不可恶言伤人。要懂得欣赏和赞美对方的优点,学会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智慧,赢得对方的悦纳。
3.恰当反馈。要善于换位思考,准确领悟对方的需求、意图和情绪状态,给予恰当的共鸣和反馈,要注重非语言因素和形体语言的运用,要热情有度,注重表意达情的方式方法。反馈时要善于求同存异,不可舍本求末,或偏离主题。自己有过失时要敢于认错和道歉,以取得谅解和信任。恰当反馈是融洽双方情感,拓展人际关系的基础。
4.促成合作。商务沟通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在于增进理解与互信,在于达成共识、促成合作共赢。合作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支持因素,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当代社会,没有合作的创业注定难以成功。创业者一定要学会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善于把握对方的兴趣和需求,找寻对方利益诉求,从双方资源的互补性出发确定合作的切入点,必须善于通过合作满足各方面的利益:股东投资求回报,银行借贷图利息,经营伙伴需赚钱,员工打工为收入,政府百姓要税收。有时候,一个新合作伙伴的起用,就足以改变创业者的命运。
5.重视人脉。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在逐渐加大,人脉资源已经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源头。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总结出一条经验:创业中许多问题的解决Know-how不如 Know-who,也就是说,人脉比知识更能影响竞争的胜负。的确,重要的人脉资源有时候甚至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所以,不断拓展人脉、扩大社交圈,通过朋友掌握更多信息、聚集更多资源、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是创业成功的捷径和秘诀之一。无形的客户资源网络、良好的商业生态支持网络或许就是竞争制胜的“杀手锏”,创业者对此应有全面、准确的感悟和认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