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李德成:2012年中国企业面临更严峻挑战
三十多年来,中国企业在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已有长足进步,企业领导人在思考如何提升管理水平时,开始注重系统思想,全面变革,整体创新,而不是单向管理工具的运用。
很多企业抓住全球信息化的机遇,将信息化与管理深度融合,彻底变革了传统的管理,追赶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在铸就硬实力的同时,开始注重品牌、商誉、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一批先进企业开始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有所贡献。
值得肯定和推广的是,一批具有远见的企业家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把管理科学的普遍原理同中国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和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中寻找灵感,总结中国式管理案例和管理模式。
西方国家的债务危机,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加大,给我国企业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可以说,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到了2012年可能要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严峻。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企业要有自己的主人
企业转型分为被迫转型和主动转型,还可以分为在自己业务领域内的转型和跨行业、跳领域的转型。业务领域内的转型是把自己所在行业里产业链上下游分析清楚,看看哪个地方是挣钱的最好地方。
每个企业都需要有真正的主人。如果我不是联想的真正主人,2009年我绝不会“出山”。前不久,以杨元庆为主的管理层购买了联想集团8%的股份,花了将近40亿元,是用贷款方式做的。从哪儿买的?从我们的老股东手里,我们给他打了一定的折扣,因为控股的代表都对企业前景非常看好。他买了股份以后,还需要我为他能不能有长远目标而操心吗?不会。他们一定会非常好地把自己作为集团真正的主人来工作,所以我主要的工作就是选对人,给他平台,也提供资源,包括资金和管理。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让企业有主人,变成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式企业。我们希望联想能像家族企业一样传承,但要有一定的机制保证,这就是股权结构的引进。处理好企业主人的问题,依照2009年做的战略规划,联想开始向2014年的终极战略目标——上市,挺进。
宏碁集团创始人、台湾智荣基金董事长施振荣:以王道思维谈变革管理
变革的王道就是要关怀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其平衡,要“先利他后利己”,“利己”可以赢一时,但是“利他”可以争千秋。
企业创立之初,要考虑是为了社会贡献才会存活,只要你提供社会的需要,自然就能够赚钱,所以整个市场就是客户的需求。
企业有成长的极限。环境的变迁对企业成长也有影响,原来成长的要素消失了,竞争者突破了一些新的发展,都让你改变旧模式,有所变革。变革管理才能突破成长极限。
我们常常迷失,以为成长就是过去的历史,实际上这并不可行。
我对转型的变革管理有一个检讨。外部的竞争环境不断铺路,但是解决之道要从自己内部开始,要塑造自己新的愿景,要有一个新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识,这样策略应该简化,需要专注。在变革管理过程中,要丢开历史包袱。我在每次变革的时候,呼吁“换脑袋”,如果不能换脑袋,最后就要换人。
世界管理大师、《执行》作者拉姆·查兰:转型时代 一些行业将消失
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可能一些行业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可能有一些行业会兴起。
转型的时间和周期会越来越短,每个企业都应该考虑外部环境,如何适应这样的环境,怎样保证资源的持续性。在转型过程中,光有一些想法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很好的执行力,执行是今后你的竞争优势。
在执行过程中有四个要素:速度、敏捷性、创新和生产力。只要抓好四要素,就能成为全球化转型的成功者。
执行过程中的9个工具可以帮助执行力的成功: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把领导和聪明的人区别开来,不要混淆;要有清楚的责任体系和期望;要有清楚的里程碑和监督体制,要讲清晰,透明化;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和智慧;发现重要领域让员工成长;内部和外部的协作;招聘以后,发现新员工适合的工作,并创造;每次开会要做总结,并要有后续跟踪。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