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柳传志施振荣等大佬探寻中国企业管理正道


cye.com.cn 时间:2011-10-21 9:04:1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陈莉莉 我来说两句

面对经济增长的全球性风险,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有效的企业战略转型,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能力,已成为企业高层领导者考虑的战略议题。

相对于技术创新、成本优势等关键竞争要素而言,思想领导力和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中国企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内在机制和不竭动力。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21世纪,中国将与世界分享管理奥秘。我们渴望从迷失中寻找方向,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寻找转型的正道,重新连接商业成功与社会进步。

因此,转型、中国管理、正道、最佳实践成为“中国管理全球论坛”的关键词。

人间正道是沧桑。

当马云为淘宝商城一事愁眉不展,柳传志携联想大手笔进入农业之时,人们开始思考:在中国,什么样的企业家才算是优秀的企业家?中国财富的下一座金矿在哪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关键因素是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及其管理理念。同时,“转型”这一概念又一次冲击企业家的头脑,并敲打企业发展的现实。

由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于10月20日在广州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李德成,世界管理大师、著有《执行》一书的作者拉姆·查兰,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宏碁集团创始人、台湾智荣基金董事长施振荣等政商精英出席论坛,与3000多位企业经营者、创业者分享管理理念及管理案例。

静思考管理

喧嚣的背后是沉静。

“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让我们在空灵中,开启心灵深处的水车”。10月19日晚,100位政商界代表人物身着定制的唐装,汇于某私密场所,参加由金蝶国际软件管理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主持的 “中国管理全球论坛”发起人仪式、又名“静思会”。

“当今世界乱糟糟,”徐少春说,“企业家忙碌之余,应该有一个思考”。操办“静思会”,徐少春说,他一直有一个担心,担心企业家“认不认可这个模式?会不会有收获?”随着会议的结束,这种担心一扫而去,继而变成震撼,“他们都认为收获很大”。

屏息,静思。5分钟的静坐,龙永图说,他的大脑开始一片空白。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年,30年飞速发展,催生了经济奇迹,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和道德的滑坡,今天我们的精神匮乏与30年前的物质匮乏一样令人心痛。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我们渴望一种新商业文明,必须解决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失衡问题,我们坚信,历经磨难、历久弥新的王道思想是我们的最终归宿。平时跑得很快,我们希望停下来思考。特别是在停下来以后,静静地思考,我相信会对企业的管理战略和人生哲学有很大帮助。”徐少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那里冥思,刹那间,开始享受外面非常美丽的草原,然后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渐渐地,到了最后一刻,不想别的东西,一片空白。作为一个忙碌的企业人,有这样的感受很难得。”“不是盛宴,而是修行,要寻找管理的正道,走正道,行王道。”徐少春说。许嘉璐说,“一味地快走,只能迷失方向。”

打造中小微企业管理案例

正因为此,需要回归原点,整装出发。

然而,炊烟已远,回家的代价正以几何级数增长。“除非一批有情怀和使命感的企业家,尽快登上创造历史的舞台”,徐少春说。

“中国管理全球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同时任“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主席的龙永图说,之所以发起成立“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是“希望在中国大转型的历史关头,打造中国社会的管理”。

中国的经济在全球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与之匹配的应该是中国企业形成能被称道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企业管理是中国经济发展软实力有机的组成部分和体现。

“庞大的经济总量,如果没有创造出一流的企业,那么所谓的庞大经济体则是建立在沙滩上。所以必须有一批优秀的企业来支撑,包括优秀的大企业和优秀的中小企业,”龙永图说,“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能够组织中国中、小、微企业,把他们组织成一个小家庭。现在的案例都来自大企业,大企业的管理经验是很好的,但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小、微企业的数量远远多于大企业,这些企业也在为社会做着贡献。所以,也应把中、小、微企业作系统总结,拿出好的部分做案例,对中、小、微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很有帮助”。

中、小、微企业的困境,有缘于政策方面的原因,自身素质也是其困境根源之一。“如果不提高微小企业自身的素质,谁也救不了它。多总结中小微企业案例,将之放在市场,从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打造经得起风雨的中小企业,用影响全球的视野来丰富管理经验,打造中西合璧的成功案例,这才是最重要的。”龙永图说。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转播到腾讯微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