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产业策略和MBA式领导层如何祸害索尼


cye.com.cn 时间:2012-4-25 9:12:59 来源:福布斯中文 作者: 我来说两句

谁能忘记,索尼曾经是多么伟大的一家公司,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过多大的影响?看看它留给世人的东西,很难相信索尼连续四年未能盈利,刚刚宣布2011财年亏损64亿美元,比预期高出一倍,公司只剩下15%的资本作为股东权益(负债权益比率达5.67倍),市值只有10年前的四分之一!

索尼曾是市场缔造者和领导者

二战后,索尼采用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发明的晶体管技术,制造出了大受欢迎的晶体管收音机,不久这种产品便变得无处不在。在联合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 Morita)的领导下,索尼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公司领导层花费了无数的时间,从创新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应用这些技术进步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热衷于创造新市场的索尼曾是“消费电子领域”的早期缔造者和领导者。

索尼不断改进固态晶体管收音机,直到超越电子管的质量,使高质量的晶体管收音机变得非常可靠和廉价。

索尼研发了固态晶体管电视机,取代了电子管,使电视机变得更加可靠、运转更好、能耗更少。

索尼开发出了单枪三束彩色电视显像管,大幅提高了色彩的显示质量(要知道年轻人,电视曾经只有黑白色),诱使整整一代人争相购买。索尼还扩大了这种显像管的尺寸,制造出了更大的电视机,更加适合较大的住宅。

索尼是录像带技术的早期开发者,并和贝塔麦克斯公司(Betamax)共同缔造了这个市场,但后来在录像带标准之争中败给了JVC(要知道年轻人,我们曾经用录像带看电影)。

索尼是研发摄像机的先驱,首次使父母(以及所有人)变成家庭电影制作者。

索尼是研发独立移动娱乐设备的先驱,其创造的随身听首次使人们可以通过盒式录音带记录他们自己的音乐。

索尼是研发音乐光盘的先驱,创造了便于携带的随身听CD机。

索尼为我们带来了Playstation,为玩家们带来了远比任天堂更令人兴奋的产品,并让“家用游戏”成为一个市场。

很少有公司能够拥有如此成功的一系列产品。有关索尼管理层会议的消息显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把85%的时间用于技术、产品和新应用/市场,把10%的时间用于人力资源问题,把5%的时间用于财务管理。在盛田昭夫看来,业绩只是做好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的结果而已,如果索尼做好了,业绩自然就会好。索尼以前的业绩确实很好。

“日本有限公司”的起源及对索尼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对索尼等公司在产品制造方面的绝对统治力感到惶恐不安。不仅仅是消费电子,还包括汽车、摩托车、厨房电器、钢铁等越来越多的市场。政治家们把日本竞争对手——比如大获成功的索尼,称为“日本有限公司”(Japan Inc.),并讨论强大的日本通商产业省(现在叫做经济产业省)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来“打败”美国制造商。即便是在油价上涨使美国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日本制造商也能够把创新(通常源自美国)变成非常成功的廉价产品,从而扩大销售和利润。

那么,索尼哪里出错了呢?

首先是日本全国上下对产业经济的痴迷。上世纪50年代,爱德华·戴明(W. Edward Deming)为日本确立了生产质量和优化方面的制度。通过结合工序改进和算术,戴明说服日本企业领袖专注于更好、更快和更廉价。这位美国公民利用战后日本对外国资本和外国市场的依赖,使日本制造业执迷于美国在上世纪40年代实行的工业化。正是美国的工业化迅速创造了大量的军事装备积累,使美国得以击败日本。

不幸的是,这种狭隘的执着使大多数日本企业领袖缺乏在其他所有领域进行研发或创新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索尼渐渐变成了为制造而不是为开拓新市场而进行产品研发的牺牲品。

VAIO笔记本电脑虽然非常出色,但几乎没有属于索尼自己的技术。结果呢,索尼陷入了与戴尔、惠普、联想和其他厂商的成本、价格、制造战,生产的是廉价电脑,而非激动人心的产品。索尼的产业策略显而易见,即专注于制造和产量,而不是努力研发独一无二的、远远优于竞争对手的新产品。

在手机领域,索尼与爱立信展开合作,并最终收购了后者。但索尼还是没有研发新的技术或采取新的举措来创造极其出色的手机(像苹果那样),而是寻求提高产量,希望制造更多的手机,在价格、外观、功能方面与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展开竞争。由于在产品上或技术上缺乏进步,三星凭借非日本制造的更低价格,彻底打败了索尼的产业策略。

索尼推出蓝光格式,在家庭电影方面展开了新的竞争,但依然沿用的是产业策略,即如何销售蓝光录像机和播放器。怀着人们会采用蓝光的憧憬,索尼没有出售蓝光软件技术,而是保留了蓝光技术专利,这样的话就只有索尼才可以制造和销售蓝光产品(硬件),就像它在MP3领域里所做的那样。但在信息经济时代,这种做法没有受到消费者欢迎,于是蓝光令索尼遭遇损失,对市场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就像现在已经消失了的索尼MP3产品线一样。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