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Cye.com.cn】红孩子被苏宁收购,玛萨玛索、初刻、好乐买等洽商出售,乐淘转型,当当、优购、酒仙网入驻天猫等平台,大笔烧钱的梦芭莎、凡客开始品类收缩与整顿,已经上市的麦考林股价暴跌,让中国B2C的海外上市之路前景黯淡。2012世界末日没有来,却成了垂直B2C末日之年。
垂直B2C品牌遇冷,有互联网行业的共性规律,即风险资本翻云覆雨导致的行业洗牌,但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垂直B2C电商自始至终都没有清晰认知自己的商业本质。
因为没有认清垂直B2C的商业本质,就失去了对商业模式的战略设计与控制能力,仅仅靠资本的短暂热情,驱动营收指标(访问量、注册客户、销售收入等)的增长。
垂直B2C电商品牌,大多依靠资本的不断烧钱驱动增长,从经营模式、营销手段上,比传统行业更原始:线下投广告及线上买流量两头烧钱、快速的品类扩张与人员扩张(包括地区分公司的渠道扁平化),只求低价好看,不问产品品质(快速的SKU汰换)等。
这些营销手段,与当年秦池的标王、三株、脑黄金的地面人海战、长虹TCL的电视机价格大战,有什么区别?这种依靠烧钱的野蛮手段获得的增长,是典型的水平增长,不是基于客户满意度的垂直增长,哪里有新经济模式的新元素?
流量成本高、转化率低、VC投资降温,只是垂直B2C电商困境的表面因素,真正的根源是对中国制造的产品整合能力、电商驱动力本质的理解力、品牌战略缺失。
垂直B2C电商的商业本质,是借助电子商务的网络渠道,对中国制造的贴牌换标,并没有改变中国制造的根性痼疾:产品品质、产品设计、制造装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
现有垂直B2C的商业模式,将自己变成一个“渠道”,而不是“品牌”,是在用类似C2C平台的方式经营垂直B2C——这是垂直B2C普遍显然困境的真正原因。
所谓垂直B2C,就其商业本质来说,电商渠道只是其形,品牌化才是其魂。试看稍有所成的凡客、初刻、维棉等,其早期吸引消费者的驱动力不仅是价格,还有清新的品牌风格,有效地击中都市白领、轻熟女的购买神经。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