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认为鼓励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好办法吗?
陈:我不认为鼓励创业是解决目前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我认为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这两者是成正比的,就业是解决一个人的就业问题,创业是解决一个团队的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就业的学生,让他去创业,在我看来,成功的概率也是不大的。
记者: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一般来说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陈: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和其他的创业家在性格上的要求是一样的,首先要有企业家的潜质,要专注诚信、讲规则,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能脚踏实地,要关注市场,要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其次还要具备财务、法律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大赛培养亿元级别公司
记者:大学生创业需要怎么样的社会环境?
陈:需要我们整个社会能够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同时要有一个理性和完善的法律和市场环境,包括要为学生提供公平地竞争环境。应该说目前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打造鼓励创新、公平高效的创业环境,方方面面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也非常多,这对未来大学生的创业成功至关重要。
大学生的创业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富有激情,但实际操作能力和资源积累比较薄弱,我们还要为他们提供创业的“拐杖”,这就是说,不仅要表态支持,还应该有配套措施来实现。
记者:“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至今已经15个年头,这15年来出现了哪些变化?
陈:从1999年第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办至今,15年的时间里已经举办了9届,现在的作品起点和选题,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创业计划的质量和体系的完整性有了巨大的提升,出现了很多可喜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在实际创业中获得了很好的成就,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浙江等地。最早参加挑战杯的同学和项目,有的已经发展成上市公司,有的取得上亿的销售收入,还有的获得资本界数亿的价格认可。
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以比赛成绩为导向,以高校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为主题的倾向,这些情况和大学生创业实际存在错位。
记者:有哪几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大学生创业参赛项目?
陈:比如今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金奖《杭州思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开办一家致力于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中国高端民族品牌的女装公司。目前,公司已进行了工商注册,拥有两个自主品牌,两家淘宝皇冠店铺,1家1号店网络店铺和1个APP商店,2013年销售额达到1385万元。公司拥有专业的导师团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对公司的成长全程指导。
还有因为“交大学生卖肉夹馍”而引起关注的西安交大学生袁泽陆,他就是休学创业的。大三时他主动提出休学创业,学校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后,最终给了他尝试的机会。袁泽陆先是与人合伙打造了一个“飞饭网”,后来又开起北京“西少爷”肉夹馍餐饮公司,目前已拥有5家连锁店,合伙经营的第一家肉夹馍连锁店目前日销售额已经超过万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