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有潜力基地环节是瓶颈
口述/多利农庄创始人张同贵整理/曲琳
2011年有机食品销量大增,多利农庄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一倍销量,而营销成本基本上没有增加。随着人们对肉类质量的质疑,我们在养殖方面的份额也会更多,多利新基地中肉类的产能占20%~30%的比重。
更多人注重有机农业的眼前利益,更愿意做农庄休闲旅游。对于多利农庄来说,农庄休闲甚至承办一些年会只是为会员服务,这部分永远不是经营的重点,但是想要来参观的会员却越来越多。这涉及到一个根本的商业模式问题。很多人做农业就是做基地,不重视种植和养殖,想的是旅游和餐饮,甚至是农业地产。产品以很便宜的价格拿出来卖,他们做农业地产的销售额来自哪里我并不清楚,但我并不太认同。
这两年有机农业都是预备爆发期,2012年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基地环节。中国创业者盘旋在这里好几年了,一方面做有机基地是个周期性工程,另一方面是规模不够,一两百亩算大的,前期投资收益小,容易熬不住。每年都有一批创业者做基地,然后又死掉,多数困于没有商业模式,没有配套设施,实际上他们只做了有机基地的一段工作,更多的投资还在后面,一般小公司很难接受,单独一家公司去投资也很吃力。而多利农庄做出了个样本,很多基地找到我们接盘,希望我们收购他们。我们目前已经有6个基地,战略是以京沪为主要市场,做多个基地,2012年计划增加2万亩。
有机农业相关的产业同样不完善、不成熟,例如有机肥料,这几年的质量我严重存疑;冷链物流,之前暂时在合作的日本“雅玛多”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国内公司做农产品专业物流的也很少。2012年我会观望,如果不符合我们的标准,宁可自己做。
消费领域:爆发力强出现巨型公司
口述/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整理/刘岩
中产阶层的兴起将带动消费品行业,民企迎来了机会,未来将会出现上市潮,巨型公司也会在这个领域出现。
内需市场提升消费肯定往上走
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老百姓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内需市场持续提升。但是跟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消费率仍然相对很低。所以,从发展趋势来讲,只要中国经济正常向前发展,这个产业肯定往上走。但这个领域的独特之处在于,一般不会产生像互联网行业这种50倍甚至100倍的投资回报率,而是每年会保持持续、稳步的增长, 是值得长期投资的领域。但我并不感觉消费领域的投资能够快进快出。
一般情况下,跟慢消的产品相比,越是快消的产品越容易在较短的周期内拉出一个强势品牌。比如,服装、化妆品、日用品、健身保健品、新兴的电子消费品、体育用品等很多领域,都有可能在2~3年内推出一个新的品牌。
消费领域范围比较广泛,从一定角度可分为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两类企业。品牌强势的企业毫无例外地都被PE投资人布局好了。品牌相对较弱的企业,如果团队比较强,可能在两三年内做成新的强品牌的企业,也都在被偏VC的投资人追捧。
所谓的“快消品投资潮”从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现在“全民皆兵”,投资人都在看这个领域,在赌一个强势的团队。这是VC对于这个行业的期待,至于这股“投资潮”能否称得上“爆发期”,还不好判定。
中国未来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橄榄形,中产阶级比例最大。产品的定位若能准确抓住每个细分领域的消费人群,都会有生存空间。今后在这个领域创业肯定还有很多机会,但一定得做让老百姓容易接受的产品。
民营消费类企业出现上市潮
口述/ECOH生态家CEO、通路快建招商外包平台CEO 林翰整理/刘岩
在消费领域,过去国有企业上市比较多,但现在该上市的国企已经差不多了,上市潮必然转向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中国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在二级市场中,消费品类企业所占的比重还很少,未来随着服装、鞋帽、服务业等各类消费领域产业的发展,这个比重应该能扩大到30%左右。有些行业做到上亿或十几个亿规模就可以上市,而在消费品行业很容易产生几个亿规模的公司,并且做到盈利也很容易。所以,从资本市场看,投资消费品领域是很大的趋势。
这个领域最为典型的是以连锁经营为主导的行业。因为连锁企业发展比较稳固,他们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网点,业绩持续性比较强。前期资本也投资了不少连锁经营类的公司,未来这块应该还会继续升温。随着中国消费逐步升级以后,在衣食住行领域、服务类型的公司里面,未来都会产生一些规模化的有价值的大型公司。未来10年应该是消费品领域发展的爆发期。
过去很多消费行业只处于初级水平,很多产品要么人们消费不起,要么没有相关适合的产品出现。当前中国整体收入的不断提高,品牌的数量、质量、规模都有很大提升,随着消费潜力的大爆发,中国会出现一批巨型的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公司。
中国人口基数如此之大,在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可能出现几十亿规模的公司。除了靠技术驱动的电子产品之外,如果在每个细分领域能成为老大、老二,就能获得足够的规模,如果再有稳健、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就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如果能事先考虑消费升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更需要哪些产品,然后再有前瞻性地设计一些引领性的产品,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肯定会成为投资的热点。资本在看重商业模式的同时,更加看重的其实是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创新。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5页 1 2 3 4 5 6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