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的“伤痛”
类似Groupon的这种团购模式又被称为“线上对线下”(Online2Offline)模式。从这一称法也可看出,线下的运营力量是团购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正如前面提到的,团购模式几乎没有用户聚合效应和技术壁垒,因而这类企业要成功,关键在于执行力,在于线下的销售和服务能力。但在这一环上,Groupon也遭遇了重重困难。
美国莱斯大学调研了19个城市150家与Groupon签订协议的商家。调查显示,有66%的企业通过Groupon销售有利可图,有33%企业则表示自己是亏损的。此外,有40%企业称自己不会再和Groupon签订协议。其实,这一结果也是可以料到的。一位分析师表示:“商家不仅要承担50%以上的让利,还要分30%~50%的收入给Groupon,哪家商家能长期忍受这一要求?”
而美国莱斯大学的调查还指出,这些商家对Groupon存在诸多不满,例如“在使用优惠券之外,消费者不会再有额外的支出”、“如果是全价的话,人们就不会再来”、“团购的客户在消费时不给小费”等。
对于团购网站,线下的商家也机智地采取了一些应对策略。一位商家表示,他们已经要来了Groupon的部分消费者的邮件,然后定期给他们发去优惠信息,而跳过了Groupon这个环节。
此外, Groupon也遭到很多消费者抱怨。这些消费者表示“商家的服务或产品与描述不符”或是“由于服务在Groupon上的购买人数过多,使服务很难约到”等。Groupon公布的数据显示,只有22%的在Groupon上团购的用户会回来再次消费。
看来,正面临着自身服务模式及市场竞争问题的Groupon,想要长久地保持如今的风光还需作出创新。它需要用更强有力的实际行动来回答业界的疑惑:Groupon的快速增长还能维持多久?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