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某一天,当你经过熟悉的星巴克,打开手机记录你的位置,却惊喜地发现一位好友也正在这里享用咖啡。而在不远处的商场内,某件名牌衬衫正在打折,你常去的小饭店正在提供优惠套餐……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check in(签到)正在城市间悄悄蔓延,中国网民根据谐音取名为“切客”。人们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用手机在提供“切客”服务的平台上“签到”。而自己,能成为电子地图上的主角,一张移动社交网络,也由此铺开。
忙碌的“切客”脚印
提供“切客”服务的网站起源于美国的“四方网”(Foursquare),用户只要在指定地点用手机登录网站完成签到,就能获得积分、虚拟勋章,在一个地点签到最多的人,可以获得“领主”的称号。2010年起,中国也出现大量签到类网站,如街旁、嘀咕网、盛大切客网等等,通过积分奖励、徽章奖励、提供商家优惠券的方式,吸引了不少用户。
申申是上海一家媒体的科技记者。他是个大忙人,每个月有一半时间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以往朋友要找他,除了打手机联络外,还真没办法逮住他。不过自从他去年迷上“切客”后,朋友们只要到网上看看他的更新,在微博上关注他的状态,就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最近又飞去哪儿了,在哪家书店淘了本好书,和某某名人在哪家饭店共进晚餐,甚至在麦当劳孤零零地点餐,差点没带够钱的事儿都记得清清楚楚。
申申告诉《IT时报》记者,他的手机上装了5个不同网站的“切客”软件,最常用的是街旁和大众点评网的签到功能。申申说,“切客”对他最有用的是,每次去外地,只要在入住酒店后签到一下,当地的朋友们就知道他来了,朋友之间会相约小聚一番。“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在玩‘切客’,其中玩得最‘凶’的甚至每天上下班换乘地铁时,每条线路都要签到一次。”
街旁网CEO刘大卫对《IT时报》记者说,“切客”是革命性的移动交互方式。它不只是从PC界面转向手机界面,而是将虚拟的网络沟通和现实的人际交往联系在一起。一张庞大的虚拟关系网,通过电子地图在真实的生活中慢慢铺展,非常奇妙。
除了社交功能外,“切客”也能给网友带来生活上的便利。申申说,“切客”在找饭店时很有用,比如约在人民广场和朋友吃饭,到了之后,就可以在网上查查附近有哪些饭店可以打折,或者有什么优惠券;如果去买一件商品,也可以通过“切客”了解其他客户对该店的评价。 除此之外,网友还可以通过“切客”获得一些商家的消费折扣、纪念品、甚至免费门票,这些促销和优惠活动也往往使网友和商家获得双赢。
“切客”商业模式渐露雏形
作为网友,只有到实地签到,才能获得相应的积分、优惠券奖励。因此,“切客”常常在无形中为商家做了巨大的广告,迅速提升商家的知晓度和关注度。
刘大卫告诉《IT时报》记者,街旁网曾经和星巴克开展一项活动,在其最热门的3家分店推出“签到换优惠”活动,活动时间为2010年11月9日至12月底。在活动之前,这3家星巴克的签到数总共只有2800个,其中个人用户约2300个。而在不到两个月的活动时间里,这3家店共拥有40000个签到,其中个人用户约20000个,增长幅度超过10倍。虽然签到的用户并不一定进店消费,但是已为星巴克带来了明显的商业价值。
“相对于博客、微博等互联网应用,理论上,提供‘切客’服务的网站具有更清晰的商业模式,最直接的就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盛大切客网CEO宋铮表示。研究表明,网站广告首先要点击,由点击率转化为实际消费行为的比例仅有1%;而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消费转化率有时可以高达50%。芬兰的麦当劳曾做过一项实验,通过导航软件获取麦当劳附近的用户信息,并告诉他们该店有一项优惠活动,最后有39%的人进店消费。当然,从理论到实际,还需要更多时间,首先必须获得更多互联网用户的青睐。
美国“四方网”(Foursquare)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丹尼斯·克罗利日前表示,“四方网”也正在探索多种业务模式,如对于那些经常签到的用户,商铺店主可以给他们提供奖励。同时,不久以后,商家可为消费者提供信用卡与社交网站关联服务,从而追踪用户的购买行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